欢迎来到山村网

长期服药者要会喝

2018-12-05 12:34:07浏览:74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北京友谊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沈素   节假日期间,生活节奏最容易被打乱,会对一些年老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而食
北京友谊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 沈 素 
 
  节假日期间,生活节奏最容易被打乱,会对一些年老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而食物特别是饮品甚至可以影响到常规用药的药效。

  服药者慎饮西柚汁

  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影响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以及药物的相互作用。在影响药物代谢酶活性的食物中,研究较多的主要有西柚、红葡萄酒、大蒜、大豆、花椰菜、绿茶和红茶等。这些食物中的某些活性成分可对细胞色素P450酶的活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引起相应药物的代谢改变。

  研究证明,西柚汁可明显抑制肝药酶的活性,某些需要该类酶代谢的药物,其血药浓度会升高,有可能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同样具有肝药酶抑制作用的还有葡萄汁、橙汁、果汁等饮料,这些饮品若与他汀类降脂药物同时服用,可使后者血药峰浓度增加,作用增强。所以,服用该类药物的人群,应尽量避免饮用此类饮品。

  对肝药酶有诱导作用的食物还有含咖啡因的饮料、绿茶、红茶以及芽甘蓝、卷心菜和花椰菜等。这些饮品和食物往往会增强药物的代谢,使药效降低。

  有资料证明,西柚汁有可能与多种常用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诱发不良反应。对此,服药者要防患于未然。目前,已先后发现有近40种药物在不同程度上受西柚汁的影响,其中包括心血管药(如非洛地平、硝苯地平和西伐斯汀)、胃药(如特非那定、西沙比利)、催眠药(如安定)、抗精神病药物(如氯米帕明)、免疫抑制剂(常用于器官移植,如环孢霉素)、抗艾滋病药物(如沙奎那韦)和抗寄生虫药(如青蒿素)等。

  饮酒可增强降压效果

  酒精对机体代谢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酒既是饮品也是药,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因此饮酒者在服药时就要特别小心。无论是酒后服药还是服药后饮酒,或病人服药时正在进补药酒,都潜藏着极大的危险。尤其是对于患有高血压的饮酒者,当开怀畅饮或在进补药酒时,更应注意自己的血压状况。

  饮酒对降压药作用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酒中所含的乙醇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高血压病人在服用降压药物时饮酒,酒中所含乙醇会加强降压药物的降压作用,导致低血压。第二,降压药物通常是通过肝脏药物代谢酶的代谢后失去部分或全部作用,即“失活”,最终起到解毒作用。饮酒特别是长期大量饮酒,能导致肝脏细胞损害,减弱肝脏对药物的代谢和解毒能力。即使一次性大量饮酒,也会导致对肝脏药物代谢能力的抑制,“失活”的药物减少,就会增加降压药物的作用,导致出现严重的低血压,药物的副作用也随之加强。这对于某些降压药物,如利血平、甲基多巴、胍乙啶、肼苯哒嗪等影响更大,往往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这些药物本来就有可能导致低血压、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副作用。通常情况下,发生这些副作用的可能性较小,程度也较轻,不会带来多大安全问题,但在饮酒特别是大量饮酒时则会带来致命的危险。

  “糖友”喝酒后果很严重

  酒精对机体代谢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酒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可使某些降糖、降脂或降压药的作用降低。在实行糖尿病饮食控制的患者中,非饮酒者60%可见血糖控制改善,而饮酒者只能达到40%;在不实行饮食治疗的患者中,病情大多会发生恶化,如果再加上饮酒,则后果更为严重。酒精对糖尿病的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1.容易发生高脂血症。

  2.本身的糖尿病难于控制。

  3.容易引起营养不良。

  4.容易发生低血糖。发生低血糖时症状有时与醉酒的症状相似,容易混淆,从而耽误了低血糖的抢救。

  5.引起糖尿病症状性酮症酸中毒。

  6.长期饮酒可引起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及多种脏器损伤,并产生酒精依赖性、成瘾性。

  7.使某些降糖、降脂或降压药的作用降低。    (郑  杨整理)


  链 接

  服利尿药要注意含钾食物

  利尿药作为抗高血压治疗常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在服用安体舒通、氨苯蝶啶等时,由于其在促排尿的同时,抑制了钾的排出,可导致血钾过高。此时,应适当控制食用含钾丰富的食物,如白扁豆、竹笋、干辣椒、干冬菇、干蘑菇、桂圆、白木耳、香蕉、番茄、土豆等,适当选用含钾低的食品,如香米、米粉、藕粉、小米、玉米、绿菜花、猴头菇、金针菇、苹果、桑葚、白果、猪蹄、鸭、鹌鹑蛋、鸭蛋、海参、河蚌等。

  相反,当服用双氢克尿噻、速尿、利尿酸等药物时,在排尿、利水的同时,也加速了钾离子的排出,从而降低血钾。因此,在服用这类药物时,宜多吃一些含钾丰富的食品。普利类和沙坦类降压药也易引起血钾高,用药期间应避免或减少食用含钾高的食物。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喝红酒保健有根据吗

上一篇:

节后饮食调理的锦囊妙计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