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有感于美国葬礼

2018-12-06 19:31:17浏览:52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上个月,姨妈去美国参加了一个她大学同学的葬礼。回来后,感触颇深。知道我爱写点文字,她就给我讲述了在美国葬礼上的一些见闻。
上个月,姨妈去美国参加了一个她大学同学的葬礼。回来后,感触颇深。知道我爱写点文字,她就给我讲述了在美国葬礼上的一些见闻。

  葬礼是在一个小教堂里举行的。当姨妈怀着沉痛的心情来到教堂门口时,却听见里面传出了阵阵欢快的乐曲声。难道是走错地方了?正在姨妈倍感诧异的时候,同学的丈夫正好走过来,他也是姨妈的大学同学。姨妈把心中的疑惑说出来,同学的丈夫解释说:这是她生前最喜爱的一首歌,大家都希望她能快快乐乐地进入天国。

  葬礼开始后,同学的美国朋友们轮流上台致词。而这些致词的人,说得最多的,并不是惋惜逝者的英年早逝,而是回忆她平时幽默搞笑的往事。听到同学来美国之后发生的种种趣事,姨妈忍不住想笑,可是又想起了这是应该充满伤心气氛的葬礼,于是急忙闭上笑到一半的嘴。而环顾其他到场的人,发现人们在会心地微笑着。这样的气氛持续到整个葬礼结束。而笑过之后,姨妈对同学充满了愉悦的回忆和由衷的敬重,对她到美国留学并工作后的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

  听了姨妈的讲述,我对美国的葬礼文化产生了好奇。查阅资料才知道,美国文化强调幽默,即使在葬礼上也是如此。人们讲述逝者生前的趣事,能够引起参加葬礼的人发出笑声,这更能让人记住逝者生前的音容笑貌,留给人们更多对逝者美好的记忆。能让逝者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进入天国,这也是人们的期待和逝者本人的期望。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人是乐观的:人已经去世,纵然痛哭流涕,死去的人依然无法复活。既然没有办法改变现状,何不坦然面对和接受呢?

  (内蒙古  陈建平)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夏天如何选凉席

上一篇:

性功能与生育能力不是一码事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