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在北京协和医院举行的庆祝建院90周年活动中,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以常识、理解和幸福为关键词,结合亲身经历,生动地讲述了他对医生职业的理解,以及对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下如何实现医患双方的幸福、和谐等内容的思考。本期我们刊发他的部分演讲内容,希望能引发读者更多的感悟。——编 者
首先,我要恭贺北京协和医院走过了90年的征程。今天在这里,我要讲3个关键词:常识、理解,还有幸福。
在我结束四年大学生活,即将离家去工作的那天晚上,我母亲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在1974年,我父亲开始感觉身体不舒服,经常咳嗽,偶尔痰中带血丝。那时候,我们住在边疆一个小城市里。有一天,父亲要去天津出差,顺便看病。他办完公事后,拿出一个下午的时间上医院。结果,医生发现他得了癌症,但却没有直接告诉他,只是要求他当时就留下住院。父亲没有觉察到问题的严重性,拿出当天返程的火车票跟医生争辩,然后趁医生不备就偷偷离开了医院。当天晚上在火车站等车的时候,父亲突然听到喇叭里传来声音,说是门口有人找他。父亲走到门口,发现一辆救护车停在那里,那位医生正在门口等着他。
后来,我父亲因癌症于1976年9月15日去世。尽管如此,母亲仍以非常感恩的心态向我讲述这位细心的好医生。或许母亲觉得孩子长大了,希望我做一个称职的、如那位医生一般的职业人。所以,每当我面对医学界的朋友时,就会想起发生在我家里的这个故事,没有任何抱怨,完全是一种感恩,因为这位医生做的是一种超越了医疗的更大的治疗。其实,感恩应该是人们对待医生和医学科学时应有的一种态度。
常识 像储蓄金钱一样储蓄健康
首先,我来讲讲常识。无论走到哪儿,我都觉得常识非常重要。俗话说,上医治未病。不能让老百姓在得病后才想到医院和卫生,而应该让他们在没病的时候想着如何不得病、晚得病、得了病也能治疗。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也应该思考一下,如何在治病救人的同时拿出一些精力,去普及一些常识,让13亿人像储蓄金钱一样储蓄健康。
最近两年,作为卫生部的“全国健康宣传员”,我在着力推广健康寿命的概念。现在大家比较在意平均寿命,但如果一个人从60多岁开始生病,然后不断地去医院,即便活到了85岁,这后面的20多年也是在痛苦中度过的,还给社会增加了很重的负担。相反,如果我们有更多的医学常识,争取晚得病、得小病、不得慢病,健康寿命延长,那才是一个社会真正现代化的标志。
我非常愿意跟所有的医务工作者一起做医学常识普及工作。当然,这也需要整个医学界对做常识普及的人员,在科研、论文等各方面有所倾斜和扶持。写一篇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并不那么容易。如果这样的文章在很多评价体系中都无足轻重,那又如何激励人们往这个方向努力呢?
理解 营造一种良性的医疗环境
我再来讲讲理解。这些年,我在新闻报道中不止一次地看到医疗纠纷,医患之间似乎越来越不友善,但很少有人想到最终的受害者还是患者。医学作为科学,自然就存在一些风险。但在层出不穷的医患纠纷和巨大的社会压力面前,还有多少人愿意为生命去冒险?医学有成功的可能,也有不成功的可能。好的医学应该就是:只要还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奇迹。但在一种责任不清、没有保障、舆论不理解、缺乏沟通的大环境下,哪怕有49%的希望,恐怕也会有人没有勇气去冒险。
我的岳父母都是学医的。他们有时也很担忧,因为作为医生,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都会希望自己再努力一点。但任何努力背后,都要付出很高的代价。面对人们对生命百分之百的期待时,我们怎样营造一种良性的医疗环境?这是全社会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幸福 尊重每一个个体的梦想实现
为什么当下的中国会那么关注幸福?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回到100年前,当一个几千年的文明古国面对亡国的巨大威胁时,所有的个体都愿意不计个人幸福而去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经过100年的艰苦历程,中国已经实现了一个庞大的中国梦,就是以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富强为标志的国家梦想。有人问我:“你觉得现在这个时代的中国梦是什么样?”我说:“目前的中国梦就是由一个覆盖了所有个人的国家大梦,向开始尊重每一个个体梦想实现的时代进行转化。”接下来我们关注的,是每个个体的幸福、梦想的尊重和保障。
有人说,现在大家有很多抱怨,是不是因为社会不好?我说不,换个角度理解,这说明我们的社会终于进步到了可以面对很多我们不满意东西的时候了,是该把幸福当成一个新目标的时候了。
倒退33年,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所有人都会有一个很物质的幸福梦想。楼上楼下、电灯电话,GDP翻两番、实现四个现代化等,一切都跟物质有关。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的物质水平已经到了非常高的层面。但此时,无论个体还是国家,都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们怎么没有幸福感了呢?“幸福”这个词突然跳到了我们所有人面前,不光个体,连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要把“幸福”写进去。这是一种进步。
每天给自己一个细节,既幸福你自己又幸福别人
实现幸福有3个重要基础,分别是物质、情感和精神。物质是构建幸福的一个基础,但是否拥有物质我们就可以幸福?不,幸福是一个总分的概念。我们在物质方面进步了那么多,但如果在情感、精神方面是负分,最后总分还可能是负分,幸福感是降低了。幸福还是一件非常个体的事情,就如同穿鞋一样,舒服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即便很贵的鞋,如果挤脚,依然不舒服,还不如买双便宜的鞋穿,因此幸福也很难量化。
医生可以思考的是:我们的治疗是否仅限于物理层面?你在给病人做物理治疗时搭建的是物质基础,接下来的情感和精神层面呢?我们曾经宣传过一位老医生,他的一个细节让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从来不让自己的听诊器变凉,而是把它放在贴身的口袋里,或用手握着,因为他要保证每次给患者听诊时,不会让患者感觉冰凉。
冯友兰老先生说,要想成为大人物有3种方式。一是立言,像孔子的《论语》那样对人类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但这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二是立功,这也需要机缘。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立德,而这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但需要每天的坚持才能成就。
在中国,医生和教师是仅有的两个可以在后面加“德”字的职业。这或许就是传统文化对这两个行当的理解和尊重。要想成为一名好医生,就不仅要给患者物理治疗,更要抚慰他们的情感,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医德。同样,在这个行业获得物质基础、情感依靠,尤其是精神支柱,医生的幸福感才会更多一些。
很多年前,一个从小看着我长大的哥哥突然病得很重。他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病,后到北京协和医院求诊。我帮他找到一位非常棒的大夫,诊断为晚期癌症,做手术时才发现已经没法处理。这时已临近新年,我问这位大夫:“可以让他好好过个年吗?”大夫说:“应该可以。”我问:“可以适当地让他喝一点酒吗?”“可以。”然后,大夫跟我讲了很多注意事项。后来,我把他们全家都接到北京,快快乐乐地过了个春节。不久,他在家乡病逝。直到今天,我们两家人都依然怀念那一个春节,依然为留下了那么多美好的记忆而欣慰。
有时候,治疗会到尽头,而抚慰永远没有尽头。当年那位医生就是现在北京协和医院的赵玉沛院长。从那件事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但感激之情在我内心从未抹去过。这个世界上没有哪儿比医院更真实,生老病死四个字概括了人生的全部。所以,白大衣不仅仅代表着洁净,它也在告诉你人生是什么。每天给自己一个细节,既幸福你自己又幸福别人。我想这就是我对医生职业的理解,也是对幸福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