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过恐伤肾 以思胜恐

2018-12-07 21:41:12浏览:100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江苏省中医院薛明新陈四清   恐,通常又称为惊恐。确切地说,惊与恐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惊是指受到突然的、意外的、较强烈的刺
江苏省中医院 薛明新 陈四清 
 
  恐,通常又称为惊恐。确切地说,惊与恐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惊是指受到突然的、意外的、较强烈的刺激,常为自己所不知之事。恐则是指恐惧过度,常为自己已知之事。但因惊后每可致恐,恐者亦每遇事易惊,所以常将两者相提并论。

  一般来说,恐是人体的一种正常应答反应,不会对机体构成危害。相反,正是因为有了惊恐反应,人们在遇到生命危险时才能及时逃避,避免机体及生命受到伤害。

  但是,倘若惊恐发生过于激烈,或者恐惧持续时间过长,超过了人体所能调节的程度,恐就成为一种致病因素,对机体构成危害,严重者可因惊恐过度而丧命。

  中医学认为,肾在志为恐。过恐最易伤肾,可致肾气耗损,精气下陷,升降失调,出现大小便失禁、遗精、滑泄、堕胎早产等。《灵枢·本神》说:“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而骨酸痿软,精时自下。”心为五脏六腑所主,为君主之官,故惊恐亦可损心,出现心悸怔忡、脉数汗出,甚则精神错乱、惊厥等。正如《素问·举痛论》所说:“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要提高对过恐危害的认识    恐惧是一种本能反应,产生恐惧反应的目的是告诉机体尽快对所遭遇的威胁采取有效的措施,迅速摆脱、逃避这种伤害。所以恐惧本身不能解决问题,即使恐惧程度再重,若不采取进一步措施的话,仍将受到伤害。

  ■培养果敢精神    避免各种人为的紧张恐惧。

  ■学会避恐    对于患高血压、冠心病、失眠等疾患的人,应注意避免各种恐惧因素。

  ■暗示疗法    《古今医案按·诸虫》载:有一个人因酒醉后误饮了生有小红虫的水而恐惧不安,怀疑自己生了病。吴球将红线剪断如蛆状,用巴豆两粒,同饭捣烂,加入红线做成丸,令病人于暗室内服下。药后病人大便于盛有水的便盆里,见到红线在水中荡漾如蛆,病人以为虫已驱下,诸病也豁然治愈。这便是医生运用了暗示疗法,巧妙地解除了引起病人恐惧的因素,而使疾病得愈。

  ■以思胜恐    中医认为,恐为肾志,思为脾志,因土能克水,而肾属水,脾属土,所以可用脾之志——“思”来治疗各种由肾之志——“恐”引起的疾患。如金元时期有一位叫张子和的名医,曾治疗一个女病人。该妇人因夜宿客栈时,遇盗贼放火抢劫而受惊过度,从床上摔下来。从此以后,只要听见有一点响声,便会惊倒,不省人事。用各种药物治疗一年多而不见效,迫使家人行动都蹑手蹑足,不敢碰出一点声响。张子和认定其为惊恐所伤,采用“思胜恐”法治疗。他叫两个侍女,抓住病人的两手,按在高椅上,面前放置一小茶几,说:“娘子请看这里”,便用木块猛击小茶几,病人大惊,张子和忙解释:“我用木块击茶几,有什么可惊慌的呢?”待她稍平静后,又击一次,引起的惊恐就轻缓些了。再等一会儿又持续击了三五次。以后又用木杖击门,进一步叫人在她背后敲击窗户,病人逐渐变得安定。当天晚上又叫人敲击她的窗子,病人也逐渐习惯,不再晕倒。一两天之后,妇人即使听到打雷也不惊惧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上工治未病 养生可添寿

上一篇:

冬令进补 走出误区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