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2019-01-14 14:08:57浏览:948评论:0 来源:互联网   
核心摘要:血小板减少的症状1、血小板减少的症状皮肤出血:出血点、紫癜、淤斑。牙龈出血:牙龈出血在正常人及牙科疾病中常见,因此,反复牙龈
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1、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皮肤出血:出血点、紫癜、淤斑。

牙龈出血:牙龈出血在正常人及牙科疾病中常见,因此,反复牙龈出血或出血后止血困难常提示血小板减少等出血性疾病。

口腔黏膜血疱。

鼻衄:正常人亦可偶尔发生鼻衄,但鼻衄合并其他出血症状时常提示出血性疾病。

关节出血、肌肉及深部组织血肿:单纯血小板减少引发关节、肌肉出血少见。

消化道出血:可表现为呕血、便血、黑便等。

泌尿道出血: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月经过多。视网膜出血。

中枢神经系统出血:较少发生,但却是血小板减少等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常见死亡原因。拔牙或手术后出血。伤口出血时间延长。

2、血小板减少和免疫系统有关吗

免疫性破坏:药物相关抗体,产生相应抗体。某些免疫反应异常疾病,均可引起免疫性血小板破坏。感染相关血小板减少,常见于病毒及细菌感染。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见于输血后紫癜及新生儿紫癜。

非免疫性破坏:血管内膜粗糙,血管内异物引起血小板机械性破坏。如血管炎、人工心脏瓣膜、动脉插管、体外循环、血液透析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症综合征均伴有血小板减少,此与血小板消耗过多有关。

3、血小板减少的并发症

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如何预防血小板减少复发

1、休息与活动

病情轻或缓解期患者可酌情进行适当的活动,但要注意休息,不可过劳,活动需要体力过大时,护理者应给予帮助。重症血小板减少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暂停活动。

2、饮食与营养

康复期患者的饮食应按医嘱执行,如果不能保证必要的进食量,应及时告知医生和营养师,以便及时调整。

3、环境与消毒

患者居住环境应保持清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严格按要求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尽量少接触探望人员,防止交叉感染。居室每天紫外线消毒1-2次,定期进行空气细菌学监测,床上用品定期消毒。大剂量化疗和免疫治疗的患者,应做好保护性隔离。

4、心理与护理

给予患者耐心细致的心理支持,关心爱护患者,排解患者的不安情绪。对病情严重的患者,应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警惕其情绪的异常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

5、观察与记录

护理者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备好急救设施及药品,当患者不适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血小板减少的食疗方法

1、血小板减少的饮食,应供给高蛋白饮食,饮食中宜多选用牛奶、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食品。中医认为血热则妄行,出血属热者,宜选用性偏寒凉食物。蔬菜水果中性凉者,多对止血有利,可住饮食配餐中应用,尤其是荸荠、莲藕、荠菜、黑木耳、梨、鲜枣等更佳。

(责任编辑:叶编)
下一篇:

麦格综合征的症状

上一篇:

牙隐裂症状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