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鸡精 少用为佳

2018-12-05 13:16:50浏览:4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鸡精的主要成分是味精,味精即谷氨酸钠。按我国制定的产品质量标准,合格的鸡精中谷氨酸钠的含量不应少于80%。除了谷氨酸钠

  鸡精的主要成分是味精,味精即谷氨酸钠。按我国制定的产品质量标准,合格的鸡精中谷氨酸钠的含量不应少于80%。除了谷氨酸钠之外,鸡精中还有核苷酸、食盐、白砂糖、鸡肉粉、糊精、香辛料、助鲜剂、香精等其他成分。我国的标准规定,每百克鸡精中的蛋白质含量不能少于10.7克。

  鸡精味道鲜美,在烹调菜肴时适量使用,能促进食欲。但从保持食物原汁原味和健康的角度考虑,做菜时不要滥用鸡精,能不用就不用。比如,鸡等家禽类食物以及鱼、虾等海鲜食物本身就含有呈鲜味的成分,如果再放鸡精或味精,就会破坏食物固有的味道。凉拌菜不宜使用鸡精和味精,因为凉拌菜温度低,不能使谷氨酸钠充分溶化。

  患有痛风的人有尿酸排出障碍,故应少吃、慎吃或不吃放有鸡精或味精的菜肴,以避免诱发疼痛发作。另外,味精与鸡精都含有钠,钠摄入过多,能导致高血压等病症高发,对人的健康不利。

  孩子如果长期摄入谷氨酸钠,容易导致味觉迟钝,故有人提出,12岁以下儿童不应该食用鸡精。

  鸡精在70~90℃的条件下,所含的谷氨酸钠溶解度最高。当受热120℃以上时,鸡精中的谷氨酸钠就会变成焦化谷氨酸钠,不但失去鲜味,还有一定毒性。鸡精和味精都宜在菜肴出锅后投放,这时温度在90℃上下,鸡精中谷氨酸钠不仅能溶解充分,还能突出其特有的鲜味。

  鸡精和味精在使用时有一定的区别。一般来说,若烹饪的菜肴本身的特征和风味比较突出,如肉类,以用味精为好;若烹饪菜肴的特征和风味不明显,如馅类和汤菜,则用鸡精为好。

  鸡精的吸湿性强,比味精易受微生物污染,故应瓶装密封保存,以避免受潮。开盖后不宜长期存放,每次用后要盖严。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植物油选购有技巧

上一篇:

明胶无害≠“注胶虾”无害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