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果品贮藏保鲜技术

2018-12-30 16:19:24浏览:99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一、苹果贮藏技术我国的苹果的年产量1978年仅为227万吨,2001年上升为2001万吨。1、苹果品种及贮藏特性。早熟品种如黄魁、红魁、

一、苹果贮藏技术

我国的苹果的年产量1978年仅为227万吨,2001年上升为2001万吨。

1、苹果品种及贮藏特性。早熟品种如黄魁、红魁、祝光、丹顶等,不能长期贮藏,采后立即供应市场。中晚熟品种如红玉、元帅、红星、金冠、倭锦,鸡冠等比较耐藏,在北方一般土窖中,可以贮藏到来年的2月份至3月份。晚熟品种中以国光、青香蕉、印度、醇露、富士等最耐藏,在良好的贮藏条件下,可以贮藏到来年的5月份至7月份。

不同品种在贮藏中容易发生的病害也不同,如金冠、红玉、可口香易失水皱皮;元帅、红星、倭锦果肉易发绵;国光、青香蕉、印度、元帅、红玉易生虎皮病;红玉易生斑点病;鸡冠果心、果肉易变褐,果皮易变暗色;醇露不易生病害。

果实的采收期对贮藏的影响也很大。苹果采收太早,其外观、色泽、风味不好,在贮藏中还容易发生虎皮病、苦痘病、褐心病、二氧化碳伤害和失水萎蔫等生理病害;采收太晚,也容易发生一些病害,如果肉发绵、衰老褐变、红玉斑点、水心病和微生物引致的腐烂等。因此,必须适期采收。不同品种苹果的适宜采收期和贮藏条件如下表所示。

多数苹果品种的适宜贮藏温度为-1℃~0℃,相对湿度为85%~90%。在较高的相对湿度条件下,果实的水分蒸发大大降低,从而降低自然损耗,保持新鲜饱满状态。若失水达5%~7%,则果皮皱缩影响外观。苹果贮藏湿度过大,会加重微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增加腐烂损失。

    2、贮藏方式方法。

① 沟藏河北中南部地区的苹果沟藏是选择地势平坦高燥的地方,挖沟深1米,宽约1~1.5米,长度根据贮量而定,沟底要平整。贮藏前,先在沟底铺一层6厘米~7厘米厚的细砂,沟内每隔约1米砌一个30厘米见方的砖垛。砖垛的用途既可供检查苹果时立脚,又能借助砖的导热性能,加快底层苹果散热。沟藏的苹果应适当晚采,一般在“寒露”后1周采收,此时气温已降低,采下的果实可直接入沟贮藏。9月至10月上旬采收的苹果,采收后应堆放在果树行间预冷,堆高不超过30厘米,白天盖席遮阴,夜间揭席放露,降低果温,至“霜降”前后选果入沟。贮藏时若沟内比较干燥,可喷洒少量水。沟内的苹果堆积厚度一般为60厘米~80厘米,每隔3米左右竖一直径10~15厘米的秫秸把以利通风。冬季在果面上覆盖防寒,随气温下降,逐渐加厚覆盖,最后可达30厘米左右。为防止雨雪落入沟中,用席搭成屋脊形棚盖。当春季地温回升时,苹果必须立即出沟,否则很快腐烂变质。

河北北部可用筐装沟藏苹果。沟深1.3~1.7米,宽2米,长度随贮藏量而定。当沟壁土已冻结3厘米左右时,把经过预贮的苹果入沟贮藏。先在沟底铺30厘米厚的麦草,放下果筐,四周填麦草约20 厘米厚,筐上盖草。到12月中旬沟内温度达-2℃时,再覆土6~7厘米厚,以盖住麦草为限,要求在整个贮藏期间不落入雨雪,沟内温度保持-2℃~-4℃。至3月下旬以后沟温升至2℃以上时,结束贮藏。

山东的装袋沟藏一般是选择地势平坦干燥的地方,或农舍的北墙阴凉处,挖深约1米~1.8米,宽1~2米的地沟,长度随贮藏量和地形而定,一般在20米左右。沟挖好后,在沟口盖10厘米厚的草帘,夜间揭开,白天盖好,使沟内温度降低。晚熟苹果采收后,经过夜间预冷降温,选择无病虫害、机械伤的果实,于早晨装袋,每袋15~20千克。苹果专用保鲜袋的厚度为0.06~0.07毫米。装好后放在阴凉处,经过1~2个冷凉夜晚,于早晨封袋入沟贮藏。气温下降至0℃左右时,昼夜都要用草帘盖住沟顶。以后随气温下降,逐渐加厚覆盖厚度,直至增加到20~30厘米为宜。进入3月份,气温升高,可分次除去草帘等覆盖物,这样可贮藏到来年的3月底左右。利用这种方法贮藏苹果,沟址必须选在背阴处,所用草帘要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地沟要预冷。贮藏期间,要保持保鲜袋不破损,不漏气。贮藏前期沟内的温度应维持在10℃以下,袋内二氧化碳含量为6%~8%,氧气含量为7%~11%;贮藏中后期沟温维持在0℃~5℃,袋内二氧化碳含量2%~6%,氧气含量10%~15%。入贮苹果质量要好,不能有病虫害、机械伤。

② 棚窖贮藏窖址要选择在地势高燥、地下水位较低和空气流畅的地段。辽宁一般是挖2米深的沟,地上筑土1米高,宽3~6米,长10~60米不等,根据贮藏量而定。华北一带入土较浅,入土深1~1.3米。窖向以南北向为好,以减少冬季北风的侵袭(见图2)。沟挖成后要架顶,窖顶上隔一定距离留一天窗,以备通风换气。窖的两端起初为敞开的缓坡道,苹果由此下窖,待气温降到一定程度,培土密闭或留一小门。

苹果入窖时,窖底先垫砖或石条,使之离地10~20厘米,果筐码在其上,并与墙壁保持一定距离。果筐距窖顶留有0.5~1米的空隙。苹果入窖初期,门窗打开,利用早晚较低的气温通风换气,当窖温降至0℃时,将门窗关闭,并随气温的降低,分次加厚覆土。来年开春后的管理与前期近似,仍是利用早晚较低的气温通风,以控制窖内有较低的温度。

ƒ冷藏库贮藏目前,我国苹果冷藏发展十分迅速,冷藏量大,贮藏质量好,冷藏库的结构和建筑如图3所示。冷藏苹果的技术要点如下:

库房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乳酸消毒。乳酸是澄清无色或黄色浆状液体,无臭、味酸,对细菌、真菌和病毒均有杀灭或抑制作用。使用时,将浓度为80%~90%的乳酸和水等量混合,按每立方米库容用1毫升乳酸的比例,将混合液放于瓷盆内,于电炉上加热,待溶液蒸发完后,关闭电炉。闭门熏蒸6~24小时,然后开库使用。二是过氧乙酸消毒。过氧乙酸为无色透明酸性液体,腐蚀性较强,使用分解后无残留,能快速杀灭细菌和霉菌。使用时,将20%的过氧乙酸按每立方米库容用5~10毫升的比例,放于容器内,于电炉上加热促使其挥发熏蒸;或按以上比例配成1%的水溶液全面喷雾。因过氧乙酸有腐蚀性,使用时应注意器械、冷风机和人体的防护。三是漂白粉消毒。漂白粉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有味,具强腐蚀性,稍能溶于水,在水中易分解产生新生氧和氯气均可灭菌。使用时,将含有效氯25%~30%的漂白粉配成10%的溶液,用上清液按库容每立方米40毫升的用量喷雾。使用时注意防护,用后库房必须通风换气除味。四是福尔马林消毒。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含甲醛不少于36%,弱酸性,不稳定,长期存放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多聚甲醛的白色沉淀,但加热后能解聚。福尔马林杀菌力很强,尤其是对真菌的孢子杀伤力较强。使用时,按每立方米库容用15毫升福尔马林的比例,将福尔马林放入适量高锰酸钾或生石灰,稍加些水,待发生气体时,将库门密闭熏蒸6~12小时。开库通风换气后方可使用库房。

苹果质量要求。用于冷藏的苹果应是洁净新鲜、无明显机械伤、无虫口、无任何可见的真菌或细菌侵染病斑。产地入库时机械伤果不能超过3%;销地入库时机械伤果不能超过10%。

包装。包装箱一般是选用不容易吸潮、抗压强度比较大的瓦楞纸箱。在纸箱的两端留有通气孔,直径约1.6厘米。箱内要有垫板和隔板,单果包纸或套软泡沫网套,以防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发生机械伤。装果时要防止果梗刺伤果肉。箱装好后,开口处用胶带或黏合剂封严。

用条筐包装苹果,筐内应衬蒲包或纸。编制果筐的条材要求粗细均匀,有韧性。装苹果30千克的条筐规格是:上口直径48厘米,底部直径40厘米,高41~42厘米,筐盖直径约52厘米。蒲包规格约73厘米×60厘米,应同果筐大小相适应。必须将筐装满填实,避免封盖以后筐内果实晃动。

入库码放。为快速降温,减少制冷机械的负荷,一般每天的入库量控制在总库容的10%左右。货垛排列方式、走向及间隙应于库内冷空气环流方向一致。货位堆码要求:距墙0.2~0.3米,距冷风机周围不少于1.5米,顶距0.5~0.6米,垛间距离0.3~0.5米,库内通道宽1.2~1.8米,垛底垫木高0.1~0.15米。

温度和湿度控制。果实入库时,库温应预先降至0℃~2℃。入库后,要求48小时内使温度降至-1℃~0℃。库房入满后,应尽量保持库温的稳定。苹果冷藏的适宜相对湿度为85%~90%,冷藏库内的相对湿度一般不足,需人工增湿。增湿可采用在冷库地面上放置表面积较大的盛水容器的方法,或者在冷库过道的地面上铺放塑料薄膜,在其上撒放湿锯末增湿。直接在冷库地面上喷水增湿的方法虽然增湿效果较好,但会对库体结构造成破坏,一旦保温层受潮后,会使地面的保温效能下降,增加制冷机械的负荷,加大耗电量。

通风换气。苹果的代谢活动会排出乙烯和其它挥发性物质(乙醇、乙醛等),所以贮藏前期应在早晚外界气温较低时进行适当的通风换气,但要防止引起库内温湿度的较大波动。贮藏中后期可以适当减少放风次数。

贮藏寿命及质量标准。在任何条件下,贮藏期限不得延长到影响苹果的销售质量。为此,必须定期抽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苹果出库上市销售时,中期贮藏(4个月以上)的硬度不低于0.55MPa/平方厘米;长期贮藏(6个月以上)的硬度不低于0.45MPa/平方厘米。

    3、贮藏病害及防治措施。 苹果在贮藏期间发生的生理病害和真菌病害,是影响长期贮藏的重要因素,必须认真对待。

①生理病害

苹果虎皮病(果皮褐变、褐烫、晕皮)。苹果虎皮病是贮藏后期发生的最严重的生理病害。金冠、元帅、青香蕉、甜香蕉、倭锦、国光等品种都易感此病,但发病程度不同。其症状是病部发褐色,呈不规则的微凹陷状,多发生在不着色的背阴面,严重时病斑连成大片,如烫伤状,影响外观。病变多发生在靠近果皮的6~7层细胞,一般对果肉无大影响,严重时果肉发绵。采收期对发病影响很大,采收太早,着色差的果实发病重;大个的果,施氮肥多的果发病重;库内通风不良,后期贮温偏高,也会加重虎皮病的发生。苹果虎皮病的防治方法,最重要的是注意采收期,适当晚采。利用气调贮藏也可有效地防病。药剂处理中以用0.2%的二苯胺或0.3%的乙氧基喹浸果或喷纸箱隔板最为有效。另外,加强贮藏库通风换气,控制好贮藏温度也能有效防病。

苹果苦痘病。苦痘病是苹果易发生的一种皮下斑点病害,局部细胞坏死变成褐色海绵状,大都发生在皮下果肉组织内部,发病后期也及于果面。这时果皮向内凹陷,呈灰褐色或绿褐色,病斑常呈规则的圆形,也有呈不规则的,可扩大至直径约1厘米。果实在采收期和贮藏期均可发生,果实萼端比其它部位易发病。国光、元帅、青香蕉、金冠和倭锦易感此病。影响发病的果园因素很多,同一品种大果比小果发病重,新梢生长旺盛而产量低的树、幼树、旺树、结果少的树、修剪重的树,比大树、弱树、结果多的树所结的果实发病重。过去认为苦痘病是水分生理失调所至。雨水或灌溉不均衡,前期干旱或后期水分过多,可促使发病。氮肥过多加重发病的程度最为显著。果实采收过早,采后不能尽快进入冷藏环境,贮藏湿度过低,都会增加发病率。现在认为苦痘病是一种缺钙生理病害。苦痘病的防治方法可采用以下综合措施:选择适宜品种砧木组合;土壤增施有机肥,后期少施氮肥;谢花后喷0.5%的氯化钙或0.8%的硝酸钙溶液,每两周一次。采收后用2%~4%的钙盐溶液浸果;降低贮藏温度等。

红玉斑点病。红玉苹果易生斑点病,不能长期贮藏。病斑直径约1~9毫米,暗褐或黑褐色,圆形,边缘清晰,微凹陷,只在皮部而不深入果肉内部。患部容易被病原微生物侵染。红玉在成熟期即开始发病,在贮藏期大量发病,尤其是在预贮期或贮藏初期,着色深红的果实发病较多,着色差的果实发病少。红玉斑点病的致病原因,现在还不清楚。凡是促进后熟的原因,如采收过晚,采后不注意预冷而使果实长期处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贮藏温度较高,都可加速病害的发展。红玉斑点病的防治首先要适时采收,不要采收过晚,采后有条件要及时冷藏,无冷藏条件时,要进行有效的预冷处理。另外,用气调贮藏也可减轻斑点病的发生。贮藏条件是2.5%~5%的二氧化碳,3%的氧气,在0℃~2℃条件下,贮藏7个月而不发病。在树上喷布钙盐,也可减轻病害。

二氧化碳伤害和缺氧伤害。苹果采用气调贮藏时,若气体成分调节不当,或果实在热天装入船舱运输且通风不畅时,都有可能发生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的现象。高浓度二氧化碳伤害可能在内部发生,称为内部二氧化碳伤害,如国光和青香蕉苹果等。果肉或果心呈现小块的褐变,以后进一步扩大,发展,病组织的水分很容易向附近组织转移,出现空腔。病变也可能扩展到果皮,果皮上即出现褐斑,最后果皮全部变色,并出现皱褶。有时病变先从果皮发生,称为外部二氧化碳伤害。首先果皮变黄褐色,然后深陷,果皮变粗糙而起皱纹。贮藏后期受伤组织变为褐色,最后几乎成黑色。二氧化碳伤害的特点是果肉不绵,组织坏死也有弹性,所以硬度不减。受害部位界限比较分明,有时出现空腔。为了防止二氧化碳伤害和缺氧伤害,苹果采用气调贮藏时,要经常测定贮藏环境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发现氧气过低或二氧化碳过高时,应及时调节。

②真菌病害

炭疽病。苹果贮藏中的主要病害。初发病时果面出现淡褐色圆斑,逐渐扩大,果肉软腐下陷,病斑表面黑色小点粒呈轮纹状排列。扩大至直径约1厘米时,在病斑中心出现隆起的小点粒,初为褐色,渐变为黑色。炭疽病自果实成熟时开始在树上发生,果实愈成熟愈易发病。此病在高温高湿多雨水条件下容易传播发展。在贮藏期金冠和红玉苹果最易发生炭疽病。

轮纹病。果实在近成熟期或贮藏期发病,起初以皮孔为中心发生水浸状褐色斑点,逐渐扩大,表面呈暗红褐色,有清晰的同心轮纹。病果往往迅速软化腐烂,流出茶褐色汁液,但果皮不凹陷、果形不变,这是与炭疽病的区别。

褐腐病。病菌大多从伤口处侵入果实发病,与病果接触也可感染。开始是果面出现浅褐色软腐状小斑,随后迅速向四周围扩展,至全果腐烂。病果果肉松软,呈海绵状,略有弹性。

青霉病(又称水烂)。青霉病主要从果实刺伤、虫伤、挤压伤等伤口处发生,多发生于采收后及贮藏期。病斑黄白色,下陷,近圆形,果肉软腐,组织解体,极湿软。当条件适宜时发病十余天即全果腐烂,腐烂果有特殊霉味。

上述病害主要是由于真菌侵染引起的,侵染途径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真寄生菌,经由皮孔或角质层侵入果实,如炭疽病和轮纹病等。另一类是伤部寄生菌,主要是由果实的各种伤口侵入,如青霉病、褐腐病等。这些贮藏病害主要是在果园或采收、分级、包装、运输时感染的,在贮藏期遇到适宜生长发育条件,就大量发病。果实贮藏期发病的严重程度决定于多方面的因素,主要是病原体的多少,果实的抗病性和贮藏条件。

真菌性病害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防治:

一是要尽量减少并控制病原体。果园中患病的枝、叶、果,应收集起来深埋或烧毁。

二是要加强果园管理,生产耐贮抗病果实。高温、高湿、多雨水,是病害传播发展的有利条件。在病害严重的地区,果实表面始终宜有药物保护,以防止病原菌侵入。

三是在采收、分级、包装、运输过程中,防止各种机械损伤,这是防止伤部寄生菌病害的关键措施。

四是防腐处理结合适宜的贮藏条件。苹果采收后用0.1%~0.25%的噻苯咪唑或0.05%~1%的苯来特、托布津或多菌灵浸泡,对于青霉病等防腐效果很好,对炭疽病等皮孔侵入的腐烂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贮藏条件对真菌病害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在-1℃~5℃的条件下,一般不能完全抑制真菌的发展。但可显著抑制病菌发展和果实后熟,从而大大降低果实的腐烂率。气调贮藏也可减轻真菌病害的发生,增高二氧化碳的浓度或降低氧气的浓度,会减轻果实的腐烂损失。

二、梨贮藏技术

    1978年我国梨的总产为151万吨,2001年总产达880万吨。

1、梨的品种及贮藏特性。我国梨的品种很多,如河北鸭梨、雪花梨,山东长把梨,安徽砀山酥梨,新疆库尔勒香梨,兰州冬果梨等。梨的品种不同,其耐贮性也不同。早熟品种不耐贮藏,中晚熟品种耐贮性强。从梨的系统分,秋子梨系统和沙梨系统的品种一般不耐贮藏,白梨系统的品种较耐贮藏。

梨的大部分品种的适宜贮温在0℃~1℃,相对湿度85%~90%。采收后应及时入库并尽快降至适宜贮藏温度。但有些品种(如鸭梨)对低温较敏感,需经过缓慢降温后,再维持其适宜贮温。梨中有一些品种对贮藏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和低氧极为敏感,不适合气调贮藏。梨在贮藏中乙烯的释放量较大,不能与苹果等其它水果混贮,以免影响贮藏效果。梨的贮藏特性和贮藏条件见下表。
  2、贮藏方式方法

①棚窖贮藏。河北省曲阳、赵县、晋县、定县等地除大量采用冷库贮藏外,还采用棚窖形式。如曲阳县用棚窖贮藏鸭梨,从11月贮藏至来年3月,鸭梨皮色鲜艳,果实饱满,腐烂率仅5.8%左右。鸭梨9月上旬采收后堆放在果树行间预冷。为防日晒,白天盖席遮阴,夜间揭席通风。堆放30天后选果装筐,筐不加盖,仍堆放在果树行间预冷,筐上盖席,“小雪”前后加盖入窖。窖深2米,宽5米,长15米左右。窖顶设两个天窗,每个天窗的面积为2.5米×1.3米,窖端设门,门高1.8米,宽0.9米。

鸭梨入窖初期,门窗打开,利用早晚较低的气温通风换气,当窖温降至0℃时,将门窗关闭,并随气温的降低,窖顶分次加厚覆土,最后达30 厘米左右。冬季最冷时,窖内最低温度-0.6℃,春季3月份窖温4℃左右。这个温度范围可满足鸭梨贮藏的要求。

②冷藏。鸭梨在贮藏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主要问题是黑心和黑皮。冷藏鸭梨的技术要点如下:

一是加强田间管理。鸭梨生长前期肥水要足,以施有机肥和复合肥为主,促使树体健壮。生长后期忌用大量氮素肥料并控制灌水量。

二是采收期要适宜。河北省中南部鸭梨的采收期应在9月上中旬,采收过早过晚对贮藏品质都有不良影响,尤其采收过晚,黑心严重。

三是采收后及时入库并采用逐渐降温的方法。鸭梨采收以后,通过分级、包装、验质后要及时入库,日入库量的多少以库温不超过16℃为限,如超过16℃时暂停入库。果垛堆码要求牢固、整齐,货垛间隙走向应与库内气流循环方向一致,便于通风降温。鸭梨入满库后,库温应保持在12℃,然后采用逐渐降温的方法,每3天左右降1℃,经30~40天,使库温逐渐降至0℃~1℃贮藏,并保持此温度到贮藏结束。不同时期采收的鸭梨入库后的降温速度不同,早采早入库的,降温速度要慢;晚采晚入库的,降温速度可适当快些。

四是要控制贮藏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鸭梨对二氧化碳非常敏感,若积累过多,会影响品质且增加黑心病的发病率。如二氧化碳浓度超过2%时,发病率有所增高。所以贮藏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应控制在2%以下。鸭梨在冷藏期间,库内二氧化碳高于2%或有浓郁的果香味时,应及时通风换气。

五是要保持库内较高的相对湿度。鸭梨贮藏的适宜相对湿度为90%~95%。湿度低时,要设法增湿,一般采用地面喷水或在地面放置面积较大的盛水容器等措施。

中、长期贮藏的鸭梨在冷藏期间每月抽检一次,贮藏期检验项目包括果实硬度、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腐烂和自然损耗等,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采用以上方法冷藏的鸭梨果柄新鲜,果面丰满光亮、不失水、呈黄色或绿黄色。

    3、贮藏病害及防治

①生理病害。鸭梨的生理病害主要有黑心病和黑皮病。

黑心病。鸭梨在贮藏过程中,果心极易褐变,俗称黑心病,严重时影响果肉。造成鸭梨黑心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衰老黑心。鸭梨采收过晚,采收后入库不及时,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堆放时间过长或贮藏场所温度偏高,使鸭梨呼吸强度升高,消耗大量营养物质,蒸腾出大量水分,导致果实衰老,引起黑心的发生。二是冷害黑心。贮藏温度低于-1℃时,鸭梨易受冷害。其症状是果皮色泽阴暗,果心呈浅褐色。 三是高二氧化碳黑心。鸭梨是一种对二氧化碳敏感的果实,当贮藏场所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2%时,果心褐变并逐渐变为黑色,严重时果肉也变成黑色。鸭梨黑心病的防治可采用生长期喷钙及前已述及的综合技术措施,如适时采收、及时入库、入库后缓慢降温、加强库内通风换气等方法。

鸭梨黑皮病。这是鸭梨贮藏中后期发生的极其严重的生理病害。病部果皮呈黑褐色斑块,严重时连成片状。往往在货架期大量表现,大大降低鸭梨的商品价值,一般对果肉无影响。造成这种病害的原因是贮温过高或过低,采收过早或贮藏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采收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机械损伤、多雨、其他不良气候等也对黑皮病有很大影响。其发病机理与苹果虎皮病类似。鸭梨黑皮病的防治可采用适时采收、控制好贮藏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调整码垛形式、加大通风道的宽度并增大通风量,维持适宜的贮藏温湿度等方法。采用鸭梨保鲜纸(石家庄大明造纸总厂纸制品厂生产)包果或用含0.3%~0.4%的乙氧基喹包果纸包果和喷纸箱隔板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另外,采用树上单果套袋的鸭梨,贮藏过程中黑皮病的发病程度较轻。

②真菌病害。梨由微生物引起的病害与苹果相同,可参照本书苹果贮藏真菌病害的防治方法进行防治。另外,轮纹病是鸭梨降温期间发生的一种最严重的真菌性病害,往往造成覆灭性的损失。田间染病的鸭梨入库后处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的时间较长,轮纹病得不到应有的控制,所以,感染轮纹病的鸭梨不能进行贮藏。

三、葡萄贮藏技术

葡萄是我国六大水果之一,1978年总产为10万吨,2001年总产为368万吨。主产区为新疆、山东、河北、辽宁。葡萄的主要用途是加工酿酒或干制,鲜销只占总产的20%左右。由于设备条件和管理技术的限制,目前我国各地大量贮藏鲜食葡萄的仍不多。在葡萄产区常用通风库、窖贮藏,可以贮藏到春节前后。大中城市主要用冷藏库贮藏,能进一步提高贮藏质量并延长贮藏期。

1、葡萄的品种和贮藏特性葡萄比较耐贮的品种有红提、龙眼、马奶、黑汉、新玫瑰、火玉露、伊丽沙白、沙皮皮、二茬巨丰等,其中红提的耐贮性最好,该品种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已有大量栽培,在良好的贮藏条件下,可以贮藏到来年的3~4月份。

葡萄采收前,糖的积累可以不断进行,直到枝叶的供应能力衰退为止。在气候和生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收期应尽可能延迟。葡萄在充分成熟时采收,是保证长期贮藏的必要条件。充分成熟的葡萄色泽好、香味浓、糖分高、果表蜡粉较多、果皮较厚、韧性强、,果粒发育充分,因而较耐贮藏。

作为长期贮藏的葡萄,在采收前6~7天须停止灌水,使葡萄含糖量增高一些。采收前大量灌水或遇阴雨天气,葡萄容易腐烂不利于贮藏。

用作贮藏的葡萄,宜选择天气晴朗,气温较低的清晨或傍晚采收,小心剪下果穗,同时除去病虫果,然后装入箱或筐中。

葡萄的贮藏适温为-1℃~0℃,适宜相对湿度为90%~95%。葡萄在贮藏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干柄、掉粒和腐烂。贮藏环境中相对湿度不足,容易干柄和掉粒;相对湿度过高又容易造成腐烂损失。葡萄采用较高的相对湿度进行贮藏时,可配合二氧化硫防腐处理加以解决。贮藏葡萄适宜的氧气浓度为2%~5%,二氧化碳浓度为3%。贮藏期2个月至7个月左右。

    2、贮藏方式方法

① 室内贮藏法。室内贮藏的葡萄最好在霜降后1~3天采收。这时葡萄已充分成熟,含糖量增加,水分减少,有利于贮藏。采前选择果穗紧凑、色泽正常和无病虫害的果穗套纸袋,可以防止虫害和冷害。

将葡萄放在室内的架子或炕上,堆码两层。前期注意通风,防止伤热,室内温度不要超过5℃,保持相对湿度80%~90%,门窗都要用纸糊严。室内干燥时,可在地面喷水增湿。贮藏15天后,在葡萄上盖一层报纸;温度下降到0℃时,再加一层报纸。严寒季节,可以盖一层棉被,必要时也可用火炉在室内短时间升温,同时在炕面上加铺一层稻草保温,四周门窗墙壁也要进一步加强防寒保温措施,使室内温度始终保持在-4℃~0℃之间。此法可使葡萄贮藏到第二年春天。

② 悬挂贮藏法。在地下室将葡萄整穗悬挂起来,使果穗既不靠墙,也不相接触,每隔10天左右燃烧一次硫磺或ST-1型保鲜剂,以减少真菌性病害的发生。硫磺用量为1.5克~2.0克/立方米,ST-1型保鲜剂用量为5克/立方米。贮藏室内不能贮藏苹果或梨,因为苹果和梨易被二氧化硫灼伤,同时,苹果和梨放出的乙烯等气体会加速葡萄掉粒。另外,也可在采摘时把葡萄果穗与长达1.5米左右的枝条一起剪下,带枝贮藏。贮藏期间,枝条放在盛水容器中,以便减少葡萄萎蔫。

③ 缸藏法。把大缸搬到无烟熏的库房里,洗净晾干。按缸壁斜度制成几个井字形的木架,在缸底铺几层软纸后放一层葡萄,在这一层葡萄上放一个木架格,上面放一层葡萄,如此可一直放3~5层,缸装满后用纸盖好。天气转冷时,缸上要加盖,气温继续下降,缸口用纸封严。气温降到-5℃以下时,缸盖上要加草或棉絮保温,缸四周也要用草围起来。缸内温度最好保持在-1℃~0℃。到第二年春天气温回升时,白天将仓库的门窗关好,晚上将通风库打开通风降温。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可将葡萄贮藏至第二年的2月份至3月份。

④ 窖藏法。在贮藏窖内用木板或砖块搭成离地面60~70厘米高的垫架,垫架上码放2~3层果筐,每层果筐间用板条或秸秆隔开,呈花垛形式。每窖码放3~4行,中间留出空间便于检查。贮藏过程中,前期可采用晚上打开窖门和窖眼、白天关闭的方法来降低温度。贮藏中期,当窖温下降到0℃以下时,窖门和窖眼要全部关闭,防止葡萄受冻。来年春季气温回升,其管理方法同贮藏前期。贮藏期间窖温应保持在-2℃~0℃,相对湿度90%左右。为了防止干柄、掉粒和腐烂,贮藏期间应每隔1个月至2个月用二氧化硫熏蒸一次,使用硫磺的剂量为2~3克/立方米。点燃硫磺后使之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熏蒸20~30分钟。也可将亚硫酸氢钠和无水硅胶充分混合后分装在小袋内,然后散放在果筐或果箱中。用其缓慢释放出的二氧化硫气体熏蒸也能抑制霉菌,防止葡萄腐烂。

采用窖藏法也可先在窖内设立多层支架,架间距离为30厘米。贮藏前将窖内清扫干净,并用硫磺熏蒸消毒。葡萄采后除去破损和病虫果,装入25厘米×35厘米的塑料袋中。装袋后立即扎紧袋口,运到贮藏窖内,码放在架子上,保持窖内温度在-1℃~0℃,贮藏期间不需经常倒动或打开袋口,以免影响贮藏效果。

(3) 贮藏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葡萄贮藏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干柄、掉粒和腐烂。葡萄的腐烂变质是由于果穗受到机械伤害后,灰霉菌从伤口侵入并大量繁殖所致。葡萄在贮藏期间极易失水,造成干柄和掉粒。

贮藏过程中,为控制葡萄干柄、掉粒和腐烂变质,要求库内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以延缓穗梗的干枯;同时采用防腐措施,阻止导致葡萄腐烂的灰霉菌繁殖,避免果实腐烂。常用的方法有:

① 采前处理防止裂果和掉粒。葡萄盛花期喷浓度为0.0001%的赤霉素加0.01%的矮壮素,有防止裂果、增进着色、提高糖分的作用。在采收前3天喷施浓度为0.01%的萘乙酸,能防止掉粒,提高贮藏质量。

② 采用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包装。目前生产上大量使用的聚乙烯薄膜袋小包装或硅窗气调袋小包装,不仅能增加湿度,还有一定的气调作用,可使果实失水减缓,防止果梗干枯和掉粒。采用聚乙烯薄膜包装,葡萄装袋前要进行预冷,或在袋四周衬几张吸水纸,以免袋内结露使腐烂率增加。

③ 二氧化硫处理。多年来,国内外生产上用于葡萄防腐的药剂主要是二氧化硫,其效果极其明显,能有效地防止灰霉菌等引起的腐烂。二氧化硫处理可采用二氧化硫气体熏蒸法。采收后将葡萄装入聚乙烯塑料薄膜大帐,从钢瓶中直接放出二氧化硫气体到塑料大帐中,以0.5%的浓度熏20~30分钟。也可用硫磺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每立方米帐内用硫磺2~3克。还可以采用亚硫酸盐处理法,亚硫酸盐在吸潮后能缓慢释放出二氧化硫气体,从而达到防腐保鲜的目的。使用时先把亚硫酸盐研成粉,并与粉末状的硅胶混合,其比例为2~3份亚硫酸盐加一份硅胶,包在纸包内,每包3~5克,按葡萄重量的0.3%左右的比例,放入葡萄贮藏容器中密封贮藏。目前,天津化工研究院、大连化工研究院等单位生产的葡萄保鲜剂,具有同样的防腐效果。此外,采用溴氯乙烷、仲丁胺也可防止葡萄的腐烂,提高贮藏保鲜效果。

葡萄的品种和成熟度不同,对二氧化硫的耐受力也不同,一般在熏蒸时以百万分之十到二十的帐内浓度比较安全。浓度过高时,易使果实褪色漂白,严重时使果实组织受到破坏;浓度过低,往往起不到防腐作用。因此,采用熏蒸处理时,处理结束后要及时清除库内二氧化硫。由于二氧化硫对大部分水果蔬菜有损害作用,所以在处理时,其它水果也不能放在库中。

④ 采前喷药防腐。开花前期、果实发育中期及采收前,在葡萄架上喷施多菌灵等,能有效地抑制霉菌感染。

四、桃贮藏技术

我国桃的资源丰富,北起吉林,南至广东、云南,西到新疆、西藏,东至台湾及滨海各省,都有栽培。经过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的选育和发展,出现了很多优良品种,如山东肥城桃、河北深州蜜桃、上海水密桃、浙江奉化玉露桃等,在国内外市场上久负盛誉。

    1、桃的品种及贮藏特性按生态条件、用途和形态特征可将桃分为北方桃、南方桃、黄肉桃、蟠桃和油桃五个品种群。北方品种群果实圆形或长圆形,果顶尖而突起,缝合线较深而明显,肉质较韧而致密,汁液较少,较耐贮运。南方品种群耐贮性比北方品种群差。黄肉桃品种群主要特征是果皮、果肉均呈金黄色,果形圆或长圆形,肉质紧密强韧,适用于加工罐头。优良品种有宁夏灵武的黄甘桃、陕西富平的离核黄桃、礼泉和长安的黄甘桃等。蟠桃品种群果实的最大特征是果形扁圆,两端凹入,果肉柔软多汁,品质优良。部分品种顶端易先熟,核小,有些品种易裂核。优良品种有撒花红蟠桃、白芒蟠桃、陈圃蟠桃、黄金蟠桃和晚蟠桃等。油桃品种群果皮光滑无毛,肉质硬脆、汁少、味酸、品质较差。主要品种有新疆的李光桃,甜仁李光桃等。

根据成熟期的早晚,可将桃分为极早熟品种、早熟品种、中熟品种、晚熟品种和极晚熟品种。

极早熟品种如麦香、早花露、春蕾等,不耐贮藏,采收后立即上市。

早熟品种如早凤、早香玉、雨花露、扬州早甜桃、庆丰、五月鲜、天津水蜜等,耐贮性较差,一般不长期贮藏。

中熟品种和晚熟品种如陆林、撒花红蟠桃、大久保、白凤、冈山白、京玉、上海水蜜、深州蜜桃、秋香、玉露等食用品质较好,可以贮藏2~4周。

极晚熟品种如绿化五号、肥城桃和满城雪桃等较耐贮藏,贮藏期可达30天以上。

桃的适宜贮藏温度为0℃~3℃,相对湿度90%~95%,适宜氧气浓度为3%~5%,二氧化碳浓度为1%~9%,贮藏期2~6周。桃是较不耐藏的水果,一般不进行长期贮藏。

    2、贮藏方式方法。桃贮藏主要采用冷藏方法,其技术要点如下:

采收。采收应选晴天或露水干后的早晚进行。采摘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果实受到机械伤害。采后放置阴凉处,防止受到日晒和雨淋。

包装与运输。用于贮藏的桃应在产地包装。包装容器用带有井字格的纸箱或木箱,有条件的可用塑料箱,箱子上应设有的通气孔。箱子必需坚固耐用,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内外均无刺伤果实的尖突物。包装容量以10千克为宜,桃果实应单果包纸,单层码放,层间加隔板。包装后的桃必需在12 小时以内入库贮藏。有条件的可用冷藏车运输,运输温度为4℃~6℃。

库房准备和入库码放。库房的消毒方法同冷藏苹果的消毒。果实入库前,库房应进行预冷处理,预冷温度为4℃。集中入库时,每天入库量不超过库容的25%~30%,果箱的码放形式同苹果。

冷藏条件。贮藏温度为0℃~3℃,入库后应迅速降至贮藏温度。贮藏的适宜相对湿度为85%~90%,贮藏期间如相对湿度不足,可采用地面喷水给予补偿;湿度过高可采取通风换气的方法加以控制。

贮藏期间的病害及防治。贮藏病害分生理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生理病害主要有冷害和二氧化碳中毒等。入贮前真空渗入1%~7.5%的氯化钙,或用0.005%的脱落酸一次浸果5分钟,可减少冷害。二氧化碳中毒可靠加大库内外的通风量的方法解决。

侵染性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褐腐病和青霉病等。入贮前,用0.01%的苯菌灵悬浮液浸果2~3分钟可减少侵染性病害的发生。

采用以上方法贮藏的桃果实能基本保持其固有的风味和新鲜度,果实不会有明显的失水现象,贮藏期可达2~5周。

五、核桃贮藏技术

核桃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干果。我国核桃生产发展较快,2001年年产24万吨。云南、山西、陕西、河北、山东、河南、湖北、贵州、新疆、甘肃、四川和北京均有大面积栽培,安徽、宁夏、青海也有少量栽培。

    1、品种和贮藏特性主要优良品种有薄皮核桃、绵核桃、鸡爪绵核桃、光皮核桃、露仁核桃、纸皮核桃等。核桃品种较多,习惯上按出仁率的高低分为泡桃、夹桃和铁桃三大类。铁桃无食用价值,夹桃出仁率低,商品流通中以泡桃为主。

“处暑”到“白露”期间,核桃外果皮由青转黄,其中部分外果皮自然开裂,表明核桃成熟,可以采收。一般在晴天集中采收比较适宜,阴天采收的核桃易霉烂。采收时用竹竿将总苞打落。

为了脱去外果皮,土法是将青皮果堆放在高燥背阴处,厚度一般不超过80厘米,上面覆盖苇席或杂草,3~4天后用木棒轻轻敲打,成熟果会脱去青皮,剩下的继续堆积,分批脱皮,最长需10~15天。这种方法时间长,温度高,果实外皮易霉烂,内果易污染。近年来河北、山东等地采用乙烯利催熟脱外果皮法。山东果树所用0.2%的乙烯利溶液蘸核桃进行堆放催熟,第二天就开始离皮,堆温比常温仅增加1℃~2℃,时间短,堆温低,无霉烂,果核不受污染,能提高核桃的质量。

脱去青皮的核桃,用清水冲去污物,然后投入1:80漂白液中(1千克漂白粉加80千克清水,漂白粉先用温水化开),搅拌8~10分钟后再捞入清水中,反复冲洗,除去漂白液,再将核桃薄薄摊在苇席上,晾晒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影响核桃色泽。1千克漂白粉配成的溶液可洗3批核桃,每批80千克。用于砸仁及内销核桃可不漂洗。

核桃用麻袋包装,每袋净重45千克。装核桃用的麻袋要结实、干燥、完整、清洁卫生、无毒、无污染、无异味,包装袋要封口严密,袋外应系挂卡片或打上印色,标明品名、等级、净重、产地、包装日期、封装人员姓名或代号。并将同一内容的卡片一张装入袋内,每一包装只能装同一品种、同一等级的核桃,不得混装,标志字迹应清晰无误。

    2、贮藏方式方法

① 室温贮藏法。核桃应晾干后进行贮藏,通常脱去青皮后晾晒4~5天,当核桃仁皮色由白变为金黄、隔膜易于折断、内种皮不易和种仁分离,种仁切面色泽一致时为好。晾晒不够,含水量过高,容易霉烂;晾晒过分,又会出油。将核桃装入筐、箱或麻袋中,贮藏在阴凉通风干燥处。在贮藏期间要定期检查。

② 塑料薄膜帐贮藏法。秋季采收的核桃放入塑料薄膜帐贮藏,由于温度较低,不需要密封。当第二年气温回升时,要在帐内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或氮气,可抑制果实呼吸,减少损耗和霉烂。试验表明,在24℃充入氮气贮藏25周后,核桃仍有较好的品质;而在空气中贮藏的有返油现象。如果空气湿度较高时,应在帐内放一些吸湿剂,并降低温度,以减少霉菌活动。塑料帐内通入二氧化碳对核桃贮藏有利,由于核桃在较高的二氧化碳中,呼吸强度受到抑制,可以减少损耗,抑制霉菌活动,防止霉烂。当二氧化碳浓度达到50%以上时,还可以防止油脂氧化而产生的败坏及虫害。在24℃条件下贮藏30天的核桃,含水量为3.3%,然后包装在聚乙烯袋内,在0℃~1℃条件下可贮藏一年以上。

六、板栗贮藏技术

板栗在我国分布很广,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主产区集中在黄河流域、华北及长江流域各省。1995年我国板栗年产为25万吨。

    1、板栗品种和贮藏特性由于地理环境、栽培条件及气候的影响,板栗有明显的区域性,可分为北方栗和南方栗。北方栗如河北产的红皮油栗、大明栗,山东产的红光栗、红栗等品质较好,特别是河北省燕山山区所产板栗,品质上乘,以“京东板栗”美名而享誉国内外。南方栗的食用品质不如北方栗。

栗果的采收成熟度是影响质量和贮藏寿命的重要因素,适时采收是保证贮藏效果的关键措施。栗果成熟的标准是栗苞呈黄色,苞口开始开裂,坚果呈棕褐色。以单株计,应在有2/3栗苞开裂时采收,不宜过早。因为没有成熟的栗果营养物质含量低,水分含量高,且采收季节早,气温高,不利贮藏。采收时还应注意天气,雨后初晴或晨露未干时都不要采收,否则腐烂严重。最好在连续几个晴天后采收。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采用拾栗子法,即待树上的栗苞成熟后自然开裂,坚果落地后拾取。其优点是栗果发育充实,外观光泽,风味好,耐贮性强,能避免打栗子时损伤枝叶。缺点是采收时间过长。另一种是打栗子法,即当树上有2/3栗苞由青转黄略呈开裂时,用竹竿一次将栗苞打落,堆放数日,待大部分栗苞开裂后取出板栗。打栗子的优点是采收集中,节省劳力,但一定要掌握适宜的成熟度。

商检过程中对板栗品质的基本要求是:果实饱满,颗粒均匀,果壳已变老,色泽正常,无虫蛀,无闷伤,无霉烂,并以肉质细、甜味浓,带糯性的果实为上品。南北方栗的用途不一,各有所长。糖炒栗子以北方栗为佳,煮食或作菜肴以南方栗为优。在实际工作中,鉴别品质常用的指标是风干皱皮、裂口、虫蛀、机械伤、果实大小和色泽等,一般通过观察较易识别;其中闷烂和水渍单凭目测较难识别,必需用手感和水浮等结合鉴别。在仔细观察皮色褐变的同时,用手试捏,是否感到果实空软或僵硬等情况。发现类似情况,均应剥壳观察。比较简便的方法是用水浮法来鉴别,凡下沉的果实为新鲜好果,上浮的或半浮的则为次果或坏果。此外,还可掂量果实的轻重进行鉴别,同样大小的果实,量重的是好果,量轻的往往是次果。

板栗虽有厚硬的果壳,但在贮运过程中也有三忌:一忌热,二忌干,三忌冻。北方栗采收较晚,大都在10月份,这时气温已经开始下降,多数采用单线麻袋包装,待气温进一步下降时,则使用双线麻袋,严寒季节运输,还要内衬3层~7层毛头纸,以防冻害。每袋容量在75~80千克。麻袋要求整洁,切忌使用旧麻袋和带有异味的麻袋。板栗果壳坚硬,较耐运输,对运输工具的要求不高,但必需快速调运。板栗易风干和发热,远运时每个车皮的装载量不宜过多,既要降温保温,又要防止日晒风干,寒冷季节还要防冻。

板栗贮藏的适宜温度为0℃~1℃,相对湿度90%~95%,气体条件氧气3%~5%,二氧化碳1%~4%,贮藏期可达8个月至12个月。

    2、贮藏方式方法

①冷藏。板栗冷藏时,一般用麻袋或竹篓包装。温度控制1℃~3℃,最好每隔4~5天在麻袋外喷水一次。用竹篓做包装,篓内填防水纸;以湿锯末等作填充物可保持一定的湿度。

② 栗苞室内贮藏。湖北罗田、麻城等县以及其它省份的个别产区常用此法贮藏。在南方,板栗采收时正处于秋收秋播的农忙季节,实行带苞贮藏,只要将栗球收回,妥善保管,待农闲时再脱苞,可错开农活,分期外运。一般脱苞在12月底,此时气温低,运输期间霉烂少。其贮藏方法是在阴凉通风的室内,先在地面铺一层约9~12厘米的干河砂,然后将栗苞堆放其上,堆高1.0米~1.3米,堆上面再加盖一层栗壳,每个月翻动一次,保持上下湿度均匀。用此法从9月下旬开始贮藏到12月底,历时90多天,色泽新鲜,霉烂粒可以控制在2%以下。

③ 薄膜帐或袋贮藏。采用正常成熟度的栗果,经散热一个月后,即可用薄膜帐或打洞薄膜袋贮藏。薄膜袋可以放在竹篓、纸箱或木箱里。为了防止发霉,装袋前最好经过洗果,再用500倍的托布津溶液浸果10分钟,晾干后装袋。薄膜袋的容量最好不超过20千克,薄膜厚度为0.05毫米,袋两侧各打直径为2毫米的小洞若干,洞间距为5厘米。如果用不打洞的袋,则需经常翻检。用此法贮藏,腐烂、发芽、失重比例都有降低。

    3、贮运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与解决途径。板栗贮藏有三大问题,即霉烂腐败、风干失水和发芽,人们总结了很多有效而简便的防止方法。

① 失重风干。板栗失重风干主要是由于贮藏环境相对湿度过低和贮藏温度过高造成的。防止的方法是提高贮藏环境的相对湿度,降低贮藏温度。采用砂藏法要定期适度增湿。采用冷藏法入库前在麻袋上加水或用清水洗果后装包,或采用薄膜包装,增大库房相对湿度,减少通风量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② 霉烂腐败。板栗霉烂与品种的抗病性、采收成熟度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其原因是黑根霉菌和毛霉菌的侵染引起。防治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一是适期采收 ,使栗果充分成熟。二是采后用0.2%的托布津药液浸果3分钟,或用100~1000千拉德的g射线辐射处理。三是适当降低贮藏环境中的相对湿度。四是采后预冷,将刚采收的板栗快速降温,使其温度降到5℃以下,不仅能抑制霉菌发生,减少腐烂,而且能延长贮藏期。

③ 发芽。板栗是一种需低温层积的种子。一般在0℃下30天层积则完成种子的后熟过程,温湿度适宜则能萌芽。其发芽的条件是较高的湿度,适宜的温度。防止栗果发芽的措施有以下几点:一是辐射处理。在采后50~60天用g射线照射栗果。二是药剂处理。采用0.1%B9,0.01%青鲜素,0.1%萘乙酸浸果,可抑制板栗发芽,也可采用涂蜡的方法。三是盐水处理。1月上旬板栗将要发芽时,用2%食盐和2%纯碱的混合溶液洗板栗1分钟,然后装入筐或麻袋内并加入一些松枝,可抑制发芽。四是高二氧化碳处理。采收后和发芽前用高浓度二氧化碳处理一段时间,或采用5%二氧化碳和3%~5%的低氧贮藏,也可抑制发芽。

七、柿子贮藏保鲜和脱涩技术

柿子分布较普遍,在河南中部、陕西中南部、山东中南部、河北西南部和北京市郊栽培较多。江南以浙江的余杭、德清等县较集中。其它如广西、江西、湖北、云南等省区也有栽培。

    1、采收、包装和运输。柿子采收期因气候和品种而异。同一地区同一品种因其用途、市场远近和供应情况不同,采收期也不相同。如甜柿在树上能自然脱涩成熟,采后即可食用。当地销售,可以适当晚采;但远运外调,就不必等其充分成熟,果皮转黄时即可采收,经过2~3天运输,果皮自然转红,肉质软化,上市时食用品质较好。涩柿采收时含有大量单宁,必需经人工脱涩处理才能食用。

柿果采收时应自果梗近蒂部剪取,果梗越短越好,以免刺伤果实。采收时要做到轻拿轻放,避免造成机械伤害。

柿果皮薄多汁,不耐挤压,包装时,应柿蒂对柿蒂,顶对顶,逐层排列整齐,以减少挤压振动和摩擦,每层果实之间用纸或树叶间隔衬垫,并注意通风。包装容量一般在15千克~20千克之间。未经脱涩的柿子较耐贮运,一般在销地脱涩后销售。脱涩后的柿子应在果肉尚未软化前迅速发运,以免造成损失。

    2、贮藏方式方法

① 自然低温冻藏。河北省保定柿子产区,采用自然低温冻藏磨盘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技术要点如下:

选择适宜采收期。柿子属于没有呼吸高峰的果实,即在其成熟过程中,呼吸强度的变化不大,无 “呼吸高峰”出现。因此,采收期不受呼吸高峰出现早晚的限制,可以适当晚采。若采收过早,果皮绿色,果肉风味较差;此时,气温较高,从采收后达到冻结的时间较长,果肉易变软,腐烂率高。若采收过晚,果肉逐渐变软,在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机械伤害而腐烂。冻藏柿子一般在10月下旬,即“霜降节”采收为宜。此时采收的柿子果皮黄色,果肉脆硬,果皮保护组织生长发育良好;气温已逐渐降低,收获后,可缩短柿子达到冻结所需要的时间,即缩短在高温期的存放时间。因此,可以防止果实冻结以前的腐烂及水分损耗,有利于保持果实的优良品质,减少腐烂损失。

冻藏场所要清洁并通风良好。选择背阴、通风良好的家庭院落或场地,清除污物,打扫干净,平整地面后准备冻藏。

选择无病虫害和机械伤的果实。柿子于霜降前后采收,至冻结前,仍有一段高温过程,有伤害的果实,在此期间极易变软或腐烂。因此,贮藏前应剔除有病虫害、机械伤及果肉变软的果实。

采用适宜的冻藏技术,做好冻藏后的管理工作。冻藏方法有地面冻藏和支架冻藏两种。

地面冻藏是将地面平整后挖沟,沟以南北长为宜,便于通风。沟深、宽各为20~30厘米,沟间距离20厘米左右,挖出的土沿沟长方向堆于沟的一侧。挖沟的数量及长度根据贮藏量而定。沟挖好后,将苇箔或秫秸平铺于沟面上,沟内土壤湿度较低时,可向沟内适当灌水。将挑选好的柿子在苇箔上码放4~5层高,然后用席覆盖,或用茅草薄薄覆盖一层,以防止阳光直接照射。随气温逐渐降低,柿子在“大雪”节前后冻结。柿子开始冻结时的气温为-2.7℃,气温降至-3.7℃~-6℃时果肉便可逐渐冻实。柿子冻实后,应加厚覆盖。覆盖材料可就地取材,一般是用茅草或柿叶,总覆盖厚度30~40厘米,最后可用席或塑料薄膜覆盖,以便下雪后及时清除积雪。柿子冻结以后,不要经常揭开覆盖物或搬动,以防造成机械伤害。地面冻藏也可用土坯或砖做支垫物,即每隔30厘米在地面上摆放土坯或砖数行,高10~20厘米,然后将苇箔或秫秸箔铺放其上,以后做法及管理同上。支架冻藏是选择通风良好的背阴处,用木杆支成架,在架上铺一平面,呈床形。架高80厘米~100厘米,宽100厘米左右,为了便于操作,床面不易过宽,长度视贮藏量而定。为了防止柿子滑落,可在床面四周用1~2道秫秸围拢,在架床平面上铺放秫秸箔,然后将柿子在架床上摆放4~5层,再用席或茅草等薄薄覆盖。待果实冻结后,需加厚覆盖,覆盖厚度为30~40厘米。冻结后的管理工作与地面冻藏相同。这种方法有利于通风,降温速度快,在冻结贮藏过程中鼠害较少。

② 液体贮藏。将成熟较晚,皮较厚,水分少,耐贮藏的品种,适当晚采,放入配制好的盐矾溶液中(贮藏液的配制方法:开水中加入2%的食盐和0.5%的明矾,即50千克水加1千克食盐和259克明矾,充分溶解后冷却备用),用竹条等压于液面,使柿子完全浸于溶液中。贮藏过程中液面下降后,要及时添加。此法可贮藏至春节前后,柿子仍保持脆硬质地。但液体贮藏技术要求严,并随品种、成熟度的不同,盐、矾的比例有所不同,可根据当地情况灵活掌握。

③ 冷库冻藏。北京市果品公司将脱涩后的柿子放在-18℃的冷库中冻结贮藏,可以较长期的保存,但从冷库中取出后必须及时销售,否则果肉迅速变软变褐。

④ 调节气体成分贮藏。国外有关柿子贮藏的试验表明,在0℃,二氧化碳浓度为8%,氧气浓度为3%~5%,富有甜柿能够贮藏3个月。涩柿对二氧化碳和低氧有较高的耐受性,而二氧化碳具有保脆和抑制呼吸、延缓衰老的作用,因此,可采用高二氧化碳贮藏。涩柿在-1℃~0℃和20%的二氧化碳条件下,贮藏2~3个月能够完全脱除涩味,并能保持质地脆硬。另外,柿子对乙烯极为敏感,不能和苹果、梨等果实混贮。

⑤柿子脱涩。属于涩柿的品种,在果实充分成长以后,仍具有强烈的收敛性涩味,不堪人口,必需经过脱涩处理才能食用。这是因为涩柿中含有大量单宁细胞,其中溶解有单宁物质,吃入口中,单宁细胞破裂刺激口内味觉细胞,使人感到涩味。柿子在成熟过程中,缺氧呼吸的中间产物乙醛可与单宁物质结合,使之凝固成不溶性的树脂状物质,因而感觉不到涩味。如果采用人工方法,加速果实缺氧呼吸的进行,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乙醛,则柿子可在短时间内脱涩。生产上常用的脱涩方法有以下几种:

烟熏脱涩。将柿子连同包装放入密封烘房,燃点熏香(熏香用量按烘房大小和柿子数量多少而定)。烟熏时,保持室温20℃~25℃,密封36小时~48小时,开房调节气体;再经两日即可出房销售。此法成本低廉,柿果色泽艳丽,肉质柔软,效果较好。

混果脱涩。将柿子放入木桶或瓦缸内,每层混放苹果、梨、山楂、树叶等物。每50千克柿子应放入杂草和树叶1.5~5.0千克,放满后加以密封,经4~6天即可脱涩软化。脱涩后的柿子风味浓厚。

乙烯利脱涩。用40%浓度的乙烯利一份加水400份,配成水溶液,将柿子连筐浸蘸乙烯利,然后堆放整齐,用塑料薄膜或帐套遮盖密封36~48小时,启封后在常温下经2~4天能自然脱涩。也可用0.1%的乙烯利溶液,喷布采收后的柿子,然后装筐或装箱,经2~3天运输,至销地即可脱涩。

乙烯脱涩。将柿子连筐堆放在密闭烘房或塑料帐内,注入1:1000浓度的乙烯气体,在室温20℃~25℃,经36~48小时开启,2天~4天后即可脱涩。脱涩后果实色泽美观,质地优良,果肉变软。

温水脱涩。将柿子放入缸或桶内,注入温水,淹没柿子,密封缸口,为了保持水温,有时还需加温,并进行搅拌。水温保持35℃~45℃。经36小时~48小时即可脱涩。此法关键是控制水温,不宜过高或过低。水温过高,果皮易被烫伤变褐,果肉呈水渍状,涩味较浓,俗称“烫死”;水温过低,则脱涩缓慢。此法脱涩的柿子风味平淡,靠近果梗端的果肉易酸败。

石灰水脱涩。每100千克柿子用生石灰5千克~7千克,加温水使石灰软化,再加水稀释成为浆液。稍凉后将柿子放入浆液中,加以搅拌,使浆液淹没柿子,经36小时~48小时即可脱涩。如适当提高水温,可加速脱涩。

二氧化碳脱涩。将柿子装入可以密封的塑料薄膜大帐内,大帐的一端设有抽气口,另一端设有充气口。先用真空泵将大帐内的空气抽出,从另一端充入钢瓶装二氧化碳气体,用CYES-2型氧气、二氧化碳测定仪测定帐内气体成分,当帐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40%~60%时,在室温条件下,经3天~4天即可完成脱涩。此法脱涩后,果肉脆硬,较适合南方人的口味。

乙炔脱涩。乙炔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刺激剂,而且应用较方便。将涩柿放入催熟箱或催熟室中,箱的底部放两个容器,其中一个放入电石,其用量约为4克/立方米,另一个放入水,两者用纱布相连,使水和电石作用产生乙炔气体。在密闭条件下,控制温度18℃~25℃,相对湿度85%左右,经过4天~5天即可脱涩。

八、枣贮藏保鲜技术

枣原产我国。据古代文献记载,黄河中游的陕西、山西和河北一带栽培枣树最早。经过各地长期栽培引种驯化,又形成了许多地方品种。目前枣树在全国各省区都有栽培,根据气候、土壤、品种特点和栽培管理状况可划分为北方区系和南方区系。优良品种有婆枣、金丝小枣、郎家园枣、赞皇大枣,适宜鲜食的有冬枣、梨枣等。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1995年我国红枣的年产量为78万吨,主产区为山东、河北、河南等省。

    1、鲜枣的贮藏。选用0.06~0.08毫米厚的无毒聚乙烯薄膜,制成长70厘米,宽50厘米的塑料袋。用于贮藏的鲜枣必须充分成熟。装袋时要严格挑选,除去有病虫害和机械伤的果实,封严袋口,控制贮藏温度-1℃~1℃,相对湿度85%~90%,氧气浓度5%~10%。在此条件下,可以贮藏一个月左右。

根据张培正等人的报道,采用0℃低温,塑料袋打孔包装和特克多熏蒸的方法贮藏圆铃大枣,可将转色期枣贮藏60天,半红期枣贮藏50天,全红期枣贮藏45天,好果率大于85%。采用0℃低温,塑料袋包装、特克多熏蒸和控制二氧化碳浓度小于2%,氧气浓度3%~5%,可将转色期枣贮藏80~90天,半红期枣贮藏55~60天,全红期枣贮藏50天,好果率在85%以上。

    2、红枣贮藏。红枣可分为小红枣和大红枣。小红枣有金丝小枣、鸡心枣等品种。大红枣有灰枣、板枣、郎枣、圆铃枣、长红枣、赞皇大枣、灵宝大枣、相枣、骏枣、婆枣、晋枣、油枣等品种。红枣贮藏技术要点如下:

① 库房要求与准备。库房应凉爽干燥并具备良好通风条件,库房门内应设不低于50厘米高的插板,进气孔、排气孔、窗户应设纱罩。禁止红枣与有毒、有污染和易潮解、易串味的产品混贮。

贮藏前应对库房进行灭菌和防虫处理。库房消毒处理可以采用过氧乙酸或乳酸。防虫方法一是使用防虫磷,将防虫磷加水稀释喷雾,北方使用浓度为0.001%~0.002%,南方为0.003%。在施用时结合通气降温,以达到在尽可能低的温度下实施。喷药后应关闭门窗1~3天。防虫磷对人眼睛和皮肤有刺激性,使用时应注意人体的防护。二是采用熏灭净熏蒸处理。熏灭净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气体,属中等毒杀虫剂。使用时,封闭门窗和排气孔等通风处,按每立方米30~70克的药量从进气孔进药至所需药量,封闭进气孔熏蒸48小时。

红枣入库前必须将库内温湿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温度不高于25℃,相对湿度55%~70%。

② 入库要求。果实应按品种、等级分垛堆码,有效空间贮存密度不应超过每立方米250千克,起架或托盘堆码允许增加10%~20%的贮藏量。堆码高度,袋装一般不超过6层,箱装依包装物耐压强度而定。货位堆码时墙距>0.3米,顶距>0.3米,垛间距>0.5米,库内通道宽>1.5米,堆底垫木高度>0.2米。

③ 温湿度管理。当贮藏红枣的库内温湿度高于规定范围时,可用通风换气的方式调节。对长期贮藏的红枣,应定期上下翻到货垛,变换红枣贮藏位置。当贮藏的红枣有软潮现象时,即应检测红枣含水量,如超标,应及时采取晾晒和吸潮措施。

九、山楂贮藏保鲜技术

山楂又称红果、山里红,是我国特有的果品之一。山楂营养丰富,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多种产品。近十多年来产量不断上升,贮藏问题日益重要。山楂的耐贮性较好,但在贮藏过程中,果实极易失水萎蔫,易受霉菌感染而导致大量腐烂。

    1、品种和贮藏特性山楂的品种、品系较多,栽培地域很广。我国大面积主栽的耐藏品种有山东省的大金星、红瓤绵、白瓤绵、敞口,辽宁省的辽红、西丰红、甜水,河北省的滦红、北红、青口、紫珍珠、朱砂红,河南省的豫北红等。一般高纬度较寒冷的北方地区所产山楂,往往比产于低纬度较温暖南方的山楂品种耐贮藏。山楂品种间的耐藏性具有很大差异,山东敞口山楂、红瓤绵山楂,以及河北燕瓤青山楂等品种耐贮藏,可贮藏至第二年3~4月份。

山楂采收期要根据采后用途确定,一般用于长期贮藏的山楂,采收期可适当提前;用于鲜销和加工的山楂,可适当晚采。采收过早,果实色、香、味等较差,果实失水严重而大量萎蔫,耐贮性降低。采收过晚,山楂大量落果,机械伤增加,果实采收后很快衰老、变软,腐烂增多,耐贮性降低。一般当果皮变成红色,果面出现果粉和蜡质时,即可进行采收。采收最好在晴天的上午进行。

山楂贮藏的适宜温度为-2℃~0℃,相对湿度90%~95%,氧气浓度7%~15%,二氧化碳浓度5%~10%。在此条件下,山楂可贮藏3个月~7个月。

    2、贮藏方式方法

① 沟藏。山东和河北等地多用此法。首先选择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不易积水、交通方便的地方挖贮藏沟。沟的走向以南北为宜。沟宽一般为100厘米,沟深为50~60厘米,沟长根据贮藏量和地形确定,沟底要平整,铺10~15厘米厚的细砂,摊平压实。然后将选好的山楂堆放其上,厚40~50厘米,堆顶呈屋脊形,以后逐渐下沉呈平顶形。贮藏前期白天盖草帘或苇席遮阴,夜晚揭开散热;贮藏后期主要是防冻,当地面冻结2厘米以上时,顶上要加盖干草、树叶等防寒,以后随气温下降逐渐加厚覆土。沟的两侧要挖一些小型排水沟。此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可将山楂贮藏至第二年的2~3月份。

有的地区沟藏山楂将山楂和湿砂混藏,沟的顶部和四壁均放置树叶,其余方法同前。河北抚宁山区用此法贮藏山楂至第二年2~3月份。

② 埋藏法。选择背阴地点挖坑,坑深约100厘米,坑底铺15~20厘米厚的细砂,然后把选好的山楂放入坑内,堆高50厘米~60厘米,上面盖15~20厘米的细砂,最后覆土堆起。每年地面开始冻结时埋藏,可以将山楂贮藏至第二年春季。

③ 窖藏法。窖藏法是我国北方使用最普遍的方法。选择地势高燥,地下水位较低,空气流通,土质坚实处挖窖,窖的规格大小不等。入窖在11月中下旬最好。包装容器用筐、篓或箱均可。果箱(筐)堆码时要码成“花垛”,以利通风。用此法一般可以贮藏到第二年四月前后。

④ 缸藏法。缸藏法主要用于家庭少量贮藏。贮藏前先把缸洗刷干净,放入阴凉的室内,在缸底放入一瓦盆,在此盆内立4~5根秫秸作通风换气用;之后将选好的山楂果装进缸内,放至离缸沿15厘米处为止,然后在其上放一层谷草或树叶均可。待天气转冷时,再用牛皮纸或泥封严缸口。

⑤ 调节气体成分贮藏。山楂的气调贮藏一般采用聚乙烯塑料薄膜小包装、硅窗袋和气调大帐等形式。塑料薄膜小包装可选用0.04~0.06毫米的聚乙烯薄膜制成长100厘米,宽60厘米的小包装,每袋20千克,箱装或筐装。如在通风贮藏库或普通库窖贮藏,因前期库温较高,薄膜袋采用挽口不扎口的形式,以免袋内二氧化碳积累过高,贮藏中期温度降低后可将袋口扎紧。也可采用袋上打孔(针尖大小的孔3~5个)的方法直接扎口。

利用硅窗袋贮藏可选用0.06~0.08毫米的聚乙烯薄膜制成长100厘米,宽60厘米的包装袋,其上热和FC-8型布基硅橡胶薄膜,面积为90平方厘米,每袋20~25千克。山楂采收后经过短期预贮降温,选择无病虫害和机械伤的果实装入硅窗袋,扎紧袋口即可。采用硅窗气调贮藏的方式既可在冷库中进行,又可在普通库窖中进行,方法简便,成本低,效果也好。

气调大帐贮藏选用厚度为0.1~0.2毫米的聚乙烯薄膜或无毒聚氯乙烯薄膜制成塑料大帐,采用自然降氧法,也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如果没有冷藏条件,采用自然低温气调贮藏山楂,一定要注意贮藏前期温度的控制,避免山楂伤热。

    3、贮藏中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措施山楂在贮藏中容易发生的主要问题是失水萎蔫和腐烂。

① 萎蔫。贮藏过程中如湿度过低,山楂会因蒸腾过旺而大量失水,加重自然损耗,使果实萎蔫。因此,山楂贮藏必须保持适宜的相对湿度。如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贮藏时(0℃),其相对湿度以90%~95%为宜;如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2℃~4℃),贮藏的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为宜。另外,采用硅窗气调薄膜小包装和气调大帐等方法也是有效的措施。

② 腐烂。山楂采收时机械伤太多,或贮温低于-3℃果实受冻后,以及湿度过大和二氧化碳过高等,都会造成霉菌侵染而大量腐烂。因此,将果实贮藏于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气体条件下,是减少腐烂和延长贮藏寿命的有效方法。另外,一般认为山楂贮藏前期可以忍受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和较低浓度的氧;而在后期则需较高浓度的氧和较低浓度的二氧化碳,不然会造成果实变质和腐烂。

十、柑橘贮藏保鲜技术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我国柑橘的年产量1978年为38万吨,2001年为1160万吨。其中浙江170万吨,四川140万吨,福建116万吨,广东107万吨,湖南101万吨。要做到柑橘果实的周年供应,除栽培上应作好早、中、晚品种搭配和留树保鲜外,仍需要大力发展贮藏保鲜。

    1、柑橘品种和贮藏特性不同种类品种的柑橘果实耐贮性差异很大。按耐贮性强弱的顺序排列依次为柠檬、甜橙、柑、橘,但也有一些例外,如柑类的蕉柑就比橙类的某些品种耐贮。一般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耐贮,有核品种比无核品种耐贮藏。同一品种由于砧木不同,产地和年份不同,其耐贮性和抗病性也不同。

柑橘适宜采收期可根据果实的着色面积大小和主要化学物质的含量来确定,如甜橙果面着色2/3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大于10%,酸大于0.7%;宽皮柑橘果面着色1/2,可溶性固形物大于9%,酸大于等于0.5%时,为贮藏用果的适宜采收期。采前一周应停止灌水,雨天,果面水未干前不得采摘。采收时用采果剪剪果,注意剪平果蒂,做到轻拿轻放,尽量避免机械伤。防止果实受到日晒雨淋。

柑橘采收后,多用化学药剂进行防腐处理。用于柑橘防腐的药剂主要有多菌灵、托布津、特克多、迈唑菌等。浸果药液浓度为0.05%~0.1%。用于贮藏柑橘的生长激素为2,4-D,浸果药液浓度为0.01%~0.02%。浸药时间应在果实采摘后24小时,最长不超过48小时。

果实预贮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种类品种及采收时的天气而定,一般为3~5天。甜橙类预贮失重1%~3%,宽皮柑橘类预贮失重2%~4%,可作为预贮时间长短的参考指标。预贮结束后,除去病虫果、机械伤果、浮皮果,用0.01毫米厚聚乙烯塑料薄膜袋或白纸包果后装箱,也可不包果装箱。

柑橘贮藏适宜温度的确定应以最大限度地抑制果实生理活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避免低温失调为依据。根据华南农业大学对广东主要柑橘品种的贮藏温度试验结果,认为甜橙采用3℃~5℃,蕉柑7℃~9℃,红橘10℃~12℃比较适宜。在此温度条件下贮藏4个月无生理失调现象,蕉柑贮温低于7℃易发生水肿。西南农业大学对四川开县甜橙进行贮藏适温试验,认为以2℃为宜。柑橘的最适宜贮藏温度,随着种类品种、栽培环境条件、成熟度、采收期等的不同而不同,只有通过试验,才能确定其最适宜的贮藏温度。
贮藏柑橘的适宜相对湿度,橙类一般较高,如四川南充地窖贮藏甜橙,相对湿度95%以上,湖南用地下仓库贮藏甜橙,相对湿度一般保持在95%左右。对于宽皮橘类果实,一般应采用较低的相对湿度,由于这类果实在较高的相对湿度条件下容易发生枯水。如温州蜜柑,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80%~85%。

柑橘贮藏过程中,贮藏场所应定时通风换气,以排除贮藏环境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乙烯和其他不良气体。

    2、贮藏方式方法

① 地窖贮藏。四川南充地区利用地窖贮藏柑橘的具体做法如下:

入窖前的准备。修窖,主要是整平修光,并在入窖前30天向窖内适当灌水,使窖内相对湿度达到90%~95%。入窖前15天左右,用223乳剂稀释150倍或乐果200倍喷射杀虫,密闭7天后半敞,入窖前2~3天再用托布津喷射密闭杀菌。

入窖。果实入窖前,先在窖底铺一层稻草,果实沿窖壁呈同心圆式整齐摆放,果蒂向上,大果放在底层,小果放上层。在底部中心留50~60厘米直径的空圆心,并留有一宽30~40厘米的卸口,以便在检查果时翻卸果实之用。

管理。果实入窖两天后将草垫放在窖口周围,盖上石板密封。窖口密封后,窖内二氧化碳浓度一般为2%~4%,高时可达6%。因此,每隔6~10天打开一次窖口通风,避免二氧化碳伤害。窖内空气相对湿度一般为95%左右,基本可以满足贮藏柑橘的湿度要求。入窖前煽风换气,并点火试探,以免发生危险。每次检查时应彻底剔除病果,注意防止病原菌传播。

南充地窖贮藏也存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地窖内的平均温度较高,气温转暖后就难于继续贮藏,占地多,贮量小,管理不方便,耗用劳力多。

② 通风贮藏库贮藏法。果实入库前一周,需作好库房的防鼠、灭鼠和消毒工作。在果实入库前24小时敞开门窗,换入新鲜空气。采用聚乙烯薄膜包装的果实,可装入瓦楞纸箱、木箱或竹篓中。容器上方保留5~10厘米的空间,不宜盛满,每件净重不超过25千克。根据库型条件,每垛宽3~4米,长不限,垛间留50厘米的通道,每件之间保留10厘米左右的空隙,四周与墙壁保留20厘米的距离。堆码高度依容器耐压强度而定,但距离库顶棚必须留60厘米以上的空间。

用通风换气的方法调节库内的温度、湿度和气体成分。温度范围4℃~20℃,依种类品种而定。相对湿度,甜橙类90%~95%,宽皮柑橘类80%~85%。库内气体成分,氧气不低于18%;二氧化碳,甜橙类不高于3%,宽皮柑橘类不高于1%。

入库初期,由于果实代谢旺盛,易出现高温高湿,应在外温低于库温时,打开所有通风口,并开动排风机械,加速库内外气体交换。

入库中期,当气温低于4℃以下时,,要加强库内保暖防寒,必要时所有通风口加挂棉帘或草帘,实行午间通风换气。

贮藏后期,当外界气温上升至20℃时,白天应紧闭通风口,实行早晚换气。

利用通风贮藏库将柑橘,甜橙类贮藏4个月以上,宽皮柑橘类贮藏2~3个月,可溶性固形物在大于8%,总损耗不超过10%。

    3、贮藏病害及防治。柑橘贮藏病害分真菌病害和生理病害。

①真菌病害的种类和症状。真菌病害主要有青霉病、绿霉病、黑腐病、褐色蒂腐病、疫菌褐腐病、酸腐病、黑蒂腐病等。
青霉病和绿霉病。是柑橘贮藏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两病的发生过程及症状很相似,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圆形病斑,果皮变软腐烂,扩展迅速,用手指压按病斑处果皮易破裂。在适宜发病的条件下,从开始发病到全果腐烂只需1~2周。采后发病主要是伤口侵染,或是在较长期贮藏后,果实的抗病能力有所削弱时与病原菌接触而感染。

黑腐病。为柑橘果实贮运中的主要病害之一。此病多发生于果园和贮藏场所,果实发病多从果蒂开始,向果心蔓延。果蒂首先发黑,果实染病处变黑褐色,然后腐烂,病部种子易与果肉分离。黑腐病也可通过接触而感染,所以不仅在果蒂上发病,也发病于果实其他部位。

褐色蒂腐病。病原菌从果蒂侵入,发病部位水渍状,色暗淡无光泽,病斑扩大,色泽逐渐变为深褐色,松软,有韧性,不宜被手指压破。当病部扩展到果实表面一半时,果肉腐烂流出黄褐色汁液,有恶臭。

疫菌褐腐病。果实受侵染后,表面出现褐色或灰褐色不规则圆形的大病斑。病斑质地坚韧,用手指压不宜破裂。在潮湿条件下,有强烈的臭味。此病在地窖贮藏中传染为害严重。

酸腐病。病原菌从其他病部或伤口侵入,病部变软,变色呈水渍状,易压破,有浓厚的酸臭味。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迅速蔓延,病果最后成为一堆溃不成型的胶粘物。

②真菌病害的防治。真菌病害的防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尽量减少和控制病原体。果园中患病的枝、叶、果,应收集起来深埋或烧毁。二是要加强果园管理,生产耐贮抗病果实。高温、高湿、多雨水,是病害传播发展的有利条件。在病害严重的地区,果实表面始终宜有药物保护,以防止病原菌侵入。三是在采收、分级、包装、运输过程中,防止各种机械损伤,这是防止伤部寄生菌如青霉病等的关键措施。四是防腐处理结合适宜的贮藏条件。柑橘采收后可以用苯并咪唑类和噻苯咪唑类防腐剂防腐。特克多、苯莱特、甲基托布津、托布津和多菌灵对柑橘果实的青霉病、绿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其他的贮藏病害无效。甲基托布津、托布津的使用浓度为0.05%~0.1%,苯莱特、多菌灵的使用浓度为0.025%~0.1%,噻苯咪唑使用浓度为0.066%~0.1%,作采后浸果处理有效。处理要及时,越早越好。噻苯咪唑类长期连续使用后,会使青霉菌和绿霉菌产生抗性菌系,影响防腐效果。迈挫菌对青霉菌、绿霉菌致腐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而对黑腐、蒂腐、酸腐均无效,对抗苯莱特、噻苯咪唑和甲基托布津的青霉菌属系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可以用0.1%的水溶液作浸果处理。仲丁胺可控制多种霉烂。2%浓度可部分控制抗苯并咪唑类防腐剂的菌系,但对蒂腐无效。生产上以0.5%的仲丁胺中性溶液,处理温度不超过45℃,浸果最少1分钟,效果最好。用2,4-D处理果蒂,可抑制果蒂离层形成,在贮藏期间保持果蒂的新鲜,从而发挥果蒂组织对病菌的抵抗力,阻止蒂腐和黑腐这一类弱寄生的、主要通过干枯果蒂入侵的病原菌侵染致腐。采后浸果时使用浓度为0.01%~0.02%。
 ③ 生理病害。柑橘贮藏生理病害主要有褐斑病、枯水、水肿。

褐斑病是橙类在贮藏过程中最普遍最严重的生理病害。该病多发生在果蒂周围,初期为浅褐色不规则的斑点,以后颜色逐渐变深,病斑扩大。在低温下,病斑会发展成为以蒂部为中心不规则的环形,每环之间有些地方相连,有些地方明显分开。柑橘果实褐斑病的发生和贮藏温度密切有关,有研究认为是一种冷害导致的生理病害。

枯水是柑橘果实贮藏后期普遍出现的现象。宽皮橘枯水后果皮发泡,皮肉分离,沙囊失水干缩。为了防止柑橘枯水,比较成熟的措施是在进入正常贮藏之前,将果实放置在一个相对湿度较低,通风透气的地方预贮一段时间,待果实水分蒸发一部分,表面微现皱缩,有利于减少贮藏期间的枯水。另外,宽皮柑橘应贮藏在较低的相对湿度条件下。

十一、香蕉贮藏运输技术

我国香蕉的年产量1978年为8.5万吨,1988年增长至183万吨,2001年达到527万吨。主产区为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四川、贵州也有一定产量。由于正常年景中香蕉整年都能开花结果,在产地大量长期的贮藏似乎没有必要。但为了解决香蕉生产的地域性问题,满足全国各地的消费需求,短期贮藏和运输是香蕉生产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1、品种和贮藏特性不同品种的香蕉耐贮性和抗病性不同,如广东东莞产的油蕉比高把、矮把耐藏;高把蕉在肥足、管理好时,也比较耐藏,是目前出口的主要品种。香蕉的成熟程度一般是以香蕉棱角饱满的程度来确定,也称饱满度。香蕉的采收饱满度与贮藏寿命密切相关,要求贮藏期限较长或运输路途遥远的,就要采用饱满度较低的果实。我国出口俄罗斯、日本等地的香蕉采用的饱满度为70%~75%,运往北京、天津等地为70%~85%。

香蕉贮运的适宜温度条件为11℃~13℃,氧气浓度为2%~4%,二氧化碳浓度为3%~5%。

    2、香蕉的贮运技术要点

①采收。当香蕉的饱满度达到70%~90%时即可采收。销地远的,饱满度应低些,销地近或当地销售,饱满度可高些。为了避免和减少机械损伤,砍蕉时需两人配合进行,一人持刀砍蕉,一人接住条蕉。搬运条蕉时要注意用软物垫肩,避免条蕉落地擦伤香蕉果皮和折断蕉柄。采收后去轴落梳。包装时,果筐或果箱要衬垫包装纸2~5层。

② 化学防腐。目前常用的防腐药物主要有甲基托布津、多菌灵、苯莱特。用药浓度根据季节不同而异,夏季用药浓度为0.2%,冬季用药浓度为0.1%。用药物防腐是先将防腐剂按所需的浓度配好,然后将去轴梳蕉放入药液浸湿,沥去多余药液,即可包装运输。

③ 应用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包装。经防腐处理的香蕉,装入内衬塑料薄膜袋的瓦楞纸箱或竹筐中,塑料薄膜的厚度为0.05毫米。用竹筐包装,塑料薄膜袋和竹筐之间要用纸衬垫。香蕉在贮运过程中,只要有极微量的乙烯存在,就会促进其黄熟。因此,去除包装内的乙烯,也是搞好贮运的重要措施。去除乙烯最常用的方法利用高锰酸钾。先将高锰酸钾配成饱和溶液,然后用泡沫砖、珍珠岩、硅藻土或普通砖块等作载体,倒入饱和高锰酸钾溶液中,约10分钟后载体浸透饱和高锰酸钾溶液,沥去多余的溶液装入塑料袋备用。使用时将高锰酸钾载体分装在多孔的塑料小袋内。按每100千克香蕉加1.6千克高锰酸钾载体的用量加入香蕉包装内。

④ 贮藏条件的控制。香蕉最适宜的贮藏温度是11℃~13℃,低于11℃就会受到冷害,受冷害的香蕉果皮色泽暗淡,严重者变为深褐色,果心硬,有涩味。利用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包装香蕉,靠香蕉自身的呼吸作用把袋内的氧气降低,但氧气不能低于1%,二氧化碳不能超过5%,过高的二氧化碳会使香蕉中毒。香蕉气调贮藏适宜的氧气浓度为2%~4%、二氧化碳浓度为3%~5%。

⑤ 运输。香蕉的运输温度为10℃~16℃,,装车后应在24小时内把香蕉温度降至要求温度并尽量减少温度的波动。

铁路运输常用的车辆有棚车、加冰车和机械保温车,机械保温车能严格控制车温,效果较好。一般从砍蕉到装车不要超过3天。加工包装时,不符和要求的肥蕉、黄熟蕉、烂蕉和严重机械损伤的香蕉要严格剔除。用机械保温车贮运香蕉,装车后应立即开机制冷,经过5~10小时就可使平均车温降至10℃~12℃,经15小时~26小时就可使平均货温降至13℃~15℃。装载时必须留有通风道,要按照竹筐本身的特点,口对口,底对底的顺序排列堆码,使筐与筐之间形成自然的缝隙,便于空气循环和冷热交换。如用加冰车贮运香蕉应根据运输的距离,计算好加冰数量和中途加冰次数。

⑥ 香蕉催熟。成熟的香蕉不耐贮运。所以,香蕉一般都在未成熟前采收,运到销地后进行催熟处理。香蕉经人工催熟后,淀粉转化成糖,叶绿素分解,叶黄素、胡萝卜素显现而呈黄色,同时涩味消失,肉质变软变甜并有浓郁的香味。

目前,乙烯利是使用最普遍的一种香蕉催熟剂,使用方便,不需密闭。将乙烯利配成0.5%~0.1%的溶液,每50千克香蕉用上述溶液1千克,用喷雾器或喷壶喷洒在香蕉上,约经3天~4天即可催熟。据广州市果品公司的经验,乙烯利在17℃~19℃的温度条件下,使用浓度为0.2%~0.4%;20℃~23℃为0.15%~0.2%;24℃~27℃为0.1%,经3天~4天即可黄熟。

十二、猕猴桃贮藏技术

猕猴桃富含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每100 克可食部分维生素C的含量为100毫克~420毫克。猕猴桃是浆果中的一种特殊水果,皮薄汁多,具有明显的生理后熟期,并且对乙烯特别敏感,采收时温度较高,果肉较硬,有机酸和淀粉含量都较高,此时基本不释放内源乙烯。采收后如果不及时进行贮藏处理,一般5~7天后,内源乙烯的释放量突然增加,硬度下降,离层形成,果柄脱落,呼吸高峰很快出现,酸度下降,糖分和香味增加。这时果实酸甜可口,为最好的食用状态。进一步发展,果实内部发酵,失水萎缩,变质腐烂,失去商品价值。因此,猕猴桃素有“七天软,十天烂,半月以后坏一半”的说法。

猕猴桃的采收期与产量、品质和耐贮性关系密切,只有适时采收,才能确保果实有较好的耐贮性。在猕猴桃成熟过程中,果实外表不像苹果、柑橘等可以观察其着色情况以确定成熟度,目前世界各国采用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方法来确定采收成熟度。如新西兰,海沃德品种出口的成熟指标为可溶性固形物达6.2%,内销为6.5%~7.0%。在法国,海沃德品种成熟指标为可溶性固形物达7.0%~7.5%。

目前猕猴桃仍采用人工采收。采收时,工作人员要戴上手套,以免指甲划伤果实。猕猴桃成熟时,果柄与果实相连处形成离层,采收时将果实从离层处折断。同一株树上的果实有大小,应先采大的,小果长大后再采。

刚采收的猕猴桃果肉虽然很硬,但对碰撞极敏感,果实受伤后,容易产生大量乙烯。所以,在分级、包装和运输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受到机械伤害。

果实在采收后24~48小时内应尽快送到冷库,并在6小时内使冷库库温降到0℃,以确保果实的贮藏质量。

生产上通常采用气调冷藏法贮藏猕猴桃,其技术要点如下:

猕猴桃适宜贮藏温度为0℃±0.5℃,相对湿度90%~95%,氧气浓度1%~3%,二氧化碳浓度3%~5%。通常采用加湿器提高贮藏环境的相对湿度,或将猕猴桃放在塑料袋(帐)内,提高局部环境的相对湿度。及时将库内的乙烯气体脱除也是贮藏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冷藏猕猴桃每天需要通风两次,每次40~60分钟。也可采用多孔物质(如蛭石、氧化铝、新鲜砖块等)作为载体吸收饱和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沥干后放入库(帐)内或包装箱内脱除乙烯。另外,猕猴桃不能和其他果实混贮,特别是不能和内源乙烯释放量较多的苹果及梨混贮。中华猕猴桃冷藏期2个月~3个月,美味猕猴桃冷藏期3个月~4个月。

199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无偿援助河南省的国家技术示范项目,在我国建成第一座猕猴桃低乙烯气调保鲜库,并投入使用。该库采用砖混结构,库容为1200立方米,可贮藏200吨猕猴桃。气调库装有降温、加湿、气体调节、乙烯脱除、检测、取样、通风、压力平衡等设施(如图4所示)。主要设备为制氮机、乙烯脱除机、二氧化碳脱除机、加湿机、氧气及二氧化碳测定仪、制冷机组、温湿度控制仪等。1995~1996年,该库贮藏美味猕猴桃秦美品种,经6个月的贮藏好果率达 98%,果肉硬度1.38MPa/平方厘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果实新鲜饱满,色、香、味正常,鲜果贮藏寿命,货架期、贮后品质等指标均优于冷藏和普通气调贮藏。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水果蔬菜保鲜新技术

上一篇:

葡萄采前保鲜及贮藏技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