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水稻白化苗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2018-12-31 13:56:44浏览:2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水稻白化苗是水稻生长期间出现的一种病害,那水稻白化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水稻白化苗应该怎么防治呢?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

水稻白化苗是水稻生长期间出现的一种病害,那水稻白化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水稻白化苗应该怎么防治呢?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一、水稻白化苗有两种:

1、零星发生的,叶片出生就发生白化,或部分长条形白化,其中全白的苗,大多数在三叶期枯死。

2、叶色从黄到白,常从尖端开始,此时如果采取灌水、施肥等措施或天气转睛暖,又能恢复生长。

二、白化苗病的发生原因:

第一种属于生理性遗传性病害,遗传因素引起。水稻白化苗性状由隐性单基因控制,不受细胞质的影响。

第二种是气候因素引起,因秧苗受低温伤害,一般由于低温寡照所致,当气温低于20℃时叶绿素分解,高于32℃叶绿素不能形成,叶片白化。引起叶绿素分解所致。

第三种是营养因素引起。适宜水稻生长的土壤中有效锌的临界指标为0.05ppm,稻株正常含锌量为20-120ppm,如果低于这一数值,就会出现缺锌症状。水稻缺锌时,主脉有失绿现象,沿主脉向叶缘扩大而多呈黄白色,最后整个叶片呈褐色。

三、白化苗病的技术措施:

属于遗传性白化苗,一般少见,出现后难以防治。对于因低温冷害引起的白化苗,一是灌水护苗;二是增施速效氮肥,增强苗体抵抗低温的能力。缺锌苗的预防与转化措施:增施硫酸锌做基肥,一般亩用量1公斤,施在种子下面或旁边,表面施效果较差,要避免与磷肥混施。三是用1-2%的硫酸锌液浸种12小时或在秧苗三叶期、移栽前3-5天、移栽后5-7天、10-15天叶面喷施,可消除缺锌症状,增加产量。

关于水稻白化苗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就给大家介绍到这了,水稻白化苗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大家一定要针对具体的情况来防治,希望小编的文章对于大家解决水稻白化苗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连阴天需防茄子黑心

上一篇:

玉米螟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