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珍珠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2019-01-03 13:03:12浏览:78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大肠杆菌的致病菌株感染多种哺乳动物和禽类。禽类在临床上多见于鸡、火鸡和鸭。但是珍珠鸡的大肠杆菌病也是不可忽视的一

    大肠杆菌的致病菌株感染多种哺乳动物和禽类。禽类在临床上多见于鸡、火鸡和鸭。但是珍珠鸡的大肠杆菌病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是引起珍珠鸡死亡的病因之一,特别是一些建场时间长,防疫条件差的珍禽养殖场,发病更为普遍。因此,提高珍珠鸡的成活率必须做好本病的预防和治疗。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病状

    该场饲养的种珍珠鸡、雏鸡均分区饲养,场舍北侧和西南2km有种鸡场。2004年7月,鸡群中有个别鸡拉稀,同时伴有呼吸症状。饲养员投痢特灵和病毒灵两天后仍无效果,第三天鸡群中又出现类似症状。见8只鸡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卧地不起,口腔排出粘性物质,有的排灰白色的粘性粪便,体温为40.5~41.8℃,其中4只在12h内死亡。病程最长的1只36h后死亡。患病鸡均有呼吸困难、头部肿胀等症状。

    2 剖检病变

    死亡珍珠鸡气囊增厚,呼吸面有干酪样渗出物,心包呈云雾状,心外膜水肿,并伴有淡红色渗出物。心外囊内充满蛋黄色纤维蛋白渗出液。腹腔中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和游离的卵黄。眼部病变以全眼球炎为特征,单眼的眼前房积脓、失明。大部分死亡鸡有肿头现象,脸部不对称。肠炎病变最为显著,十二指肠黏膜的小血管破裂出血特别突出。小肠中段黏膜显著增厚,肠内容物呈黄红色泥样。刮取内容物后,肠壁呈条索状出血。局部肠段出血性病变,有大量新鲜出血点。其余肠段均有不同病变。肝脏表面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渗出物易剥离,内部无明显病变,部分肺组织淤血。肝脏轻度肿大,有散在的出血点,肾脏肿胀并有尿酸盐沉积,外表呈花斑样。

    3 实验室检查

    3.1 细菌的分离培养 无菌从3只死亡珍珠鸡采取心血、肝脏病料,先用刀片烧烙组织,而后用接种环通过烧烙表面组织内取出样本,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划线分离培养于37℃,24h后形成菌落,结果三株菌落相似,此菌落低而隆凸、光滑无色,直径1~3mm边缘整齐。将该菌落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生长良好,产生浑浊现象。将病料在伊红美蓝(EMB)琼脂及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作划线培养,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大多数菌落呈特征性的黑色,并有金属闪光,在麦康凯琼脂上出现亮红色菌落。

    3.2 细菌生化试验 经过糖发酵实验证明该三株菌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且产酸产气,但不分解糊精、淀粉和肌醇.甲基红实验阳性,V-P试验阴性,证明该菌为大肠杆菌。

    3.3 药敏试验 抗菌素的化学治疗在大肠杆菌的治疗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褒贬不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治疗措施是否及时及选用何种药物。由于不同的巴氏杆菌菌株对化学药物的敏感性不同,有时出现抗药性。因此,进行药敏试验是十分必要的。按常规纸片法进行了药敏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本菌对氯霉素、蒽诺杀星、复方禽菌灵高敏;对四环素、链霉素中度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敌菌净不敏感。

    4 防治措施

    4.1 饲料中添加复方禽菌灵,饮水中添加5%的蒽诺沙星,连用5d,未见健康珍珠鸡发病。为了控制本病的流行我们对雏鸟舍地面,墙壁用0.25%的百毒杀喷雾消毒,隔天1次,连续消毒3次;运动场及围栏用2%的火碱水消毒,门口消毒池洒新鲜石灰。

    4.2 对发病鸡进行隔离治疗,除饲料、饮水加药外,肌肉注射氯霉素40万IU/kg,每天1次,连用5d。经上述措施1周后,鸡群精神明显好转,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放牧养出绿色肉鹅

上一篇:

新生羔羊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急救处理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