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夏大豆黄化的原因有哪些

2019-01-07 08:49:36浏览:69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一是大豆胞囊线虫病。该病主要分布在大豆多年重茬地块及地下水位较低地区。苗期患病后,叶片呈黄褐色,生长迟缓,严重时全株

  一是大豆胞囊线虫病。该病主要分布在大豆多年重茬地块及地下水位较低地区。苗期患病后,叶片呈黄褐色,生长迟缓,严重时全株枯死;成株期患病后,植株矮化,叶片由下而上发黄,花期较对照推迟5~10天,荚少,籽粒不饱满且色泽较暗。感观识别:植株根系不发达,须根多,根瘤很少,根上附有很多的胞囊线虫(形状为细小的黄色颗粒状)。防治方法:轮作换茬,防止干旱。对发病的田块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对植株茎基部进行粗喷雾。注意,使用弥雾法防治效果较差。
  二是病毒病。主要分布在发生蚜虫较重的田块。植株受蚜虫传播病毒病引起叶片皱缩、黄化,节间变短,植株矮小。防治方法:
  当夏大豆田发生蚜虫时,用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或敌杀死、速灭杀丁0.5万~1万倍液喷雾防治。
  三是豆秆蝇病。主要发生在施用未腐熟有机肥较多的田块或重茬地。苗期易感病,表现为植株下部叶片正常,上部叶片全部黄化。感观识别:剥开根茎,秆内可见有豆秆蝇蛆、蛆粪。防治方法:用40%氧化乐果或辛硫磷1000倍液,于苗期及花期各喷1次,防治效果较好。
  四是营养失调症。主要发生在缺肥田块,或偏施、单施某一种营养元素化肥或严重干旱的高亢地块。植株发生不同程度的叶片黄化、皱缩、生长迟缓。防治方法:每亩喷施惠满丰50~80毫升或奥普尔、绿风95加磷酸二氢钾100克对水30~50公斤进行叶片喷雾,可使症状缓解或消失,使植株恢复正常生长。使用弥雾法效果更好。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农用地膜的正确储藏法

上一篇:

夏黄瓜的地膜覆盖技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