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全球变暖影响渔业生产

2019-05-30 19:48:15浏览:451评论:0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核心摘要:日前,第21期“刊媒惠”科技论文成果推介沙龙之“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海洋与天气——被悄然改变的世界”专场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

日前,第21期“刊媒惠”科技论文成果推介沙龙之“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海洋与天气——被悄然改变的世界”专场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举行,带领公众认识和了解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海洋与天气。此次活动由中国科普研究所科学媒介中心主办,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三四匠”工作室承办,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编辑室、科普办、新浪科技联合协办。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成里京在主题为“加速变暖中的海洋”的报告中表示,海洋是生命的起源,是地球系统能量收支的重要一环,90%的国际贸易依赖于海洋,并通过鱼虾蟹等海产品来为32亿人提供动物蛋白的摄入。然而,以CO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的持续增加已成为过去百年全球变暖的驱动力,海洋暖化会使海洋溶解氧降低、珊瑚礁白化,给陆地带来更强的台风以及更多的降水。成里京介绍,海洋变暖造成的海洋热浪等现象的增加将对全球渔业带来巨大冲击。

此前,有媒体报道,在过去的80年里,不断上升的海水温度使一些渔场的生产力下降了15—35%,尽管在其他一些海域,温暖的海水使一些鱼类的生存繁殖更加旺盛。研究显示,最终的净影响是,海洋不能像以前一样生产足够多可持续的海产品,并且随着全球变暖加速,这种情况可能进一步恶化。此外,一项来自瑞典哥德堡大学和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海洋生物研究发现,海产养殖业会因全球变暖而受到相当大的影响,一方面,海产数量会下降,另一方面,海水变暖还会使海产品味道发生不良改变,导致人们对海产品的需求下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熙晨在介绍海平面上升原因时表示,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正在改变海洋环境,比如气候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使得更多淡水进入海洋。有专家表示,这可能使得一些近海区域海水咸度下降,而海水的高咸度是保护生蚝等海产品免受有害细菌感染的屏障,咸度降低意味着某些海产品更容易受到有害细菌的感染。此前有科学家认为,更温暖的水面可能有利于某些有害病原体的生长,比如创伤弧菌等,进而影响人类健康。

成里京表示,目前,科学界正在利用例如能够在海洋中自动漂流的浮标、安装动物身上的仪器等手段,通过更先进的XBT仪器(抛弃式探温仪)、Argo仪器(阿尔戈仪器)、CTD(温盐深仪)数据等更精确地测量海洋温度,以期为人类生产活动提供更多更可靠的建议与指导。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越城区三举措服务渔业企业

上一篇:

宁夏试点种植藜麦助脱贫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