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化学农残超标 生物农药解困局

2013-05-17 11:11:45浏览:65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山东毒姜的出现,再一次刺激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敏感神经,毒豇豆、毒韭菜、毒姜一波波化学农药超标甚至违禁使用的消息反复折磨
        山东毒姜的出现,再一次刺激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敏感神经,毒豇豆、毒韭菜、毒姜……一波波化学农药超标甚至违禁使用的消息反复折磨着公众对农产品安全的信心。

       针对这种情况不仅仅市民受到伤害,农民也很无奈。
 
        面对这种困局,生物技术成为解决化学农残超标的关键。
      
       农药研发新主流
 
  “农业生产中,化学农药使用量超标和农药残留污染严重依然是重大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邱德文表示。
 
  据邱德文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的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化学农药的单位面积平均用量高出世界平均用量的2.5~5.0倍,我国每年遭受农药残留污染的作物面积约12亿亩,其中40%污染严重。每年因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造成的外贸损失达10亿美元。
 
  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生物农药近些年获得关注。“生物农药主要来源于自然界中存在的、对农作物病虫害具有抑制作用的各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物质或其代谢产物,”邱德文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借助自然界生物相生相克的原理,生物农药对人畜相对安全,与环境相容性较好,已经逐渐成为农药领域研究与开发的主流与方向。”
 
  中科院《2013高技术发展报告》显示,全球生物农药占农药市场的总份额已从2000年的0.2%增长到2009年的3.7%。2010年,全球生物农药的产值超过20亿美元,市场占有率达到4%左右。
 
  据邱德文介绍,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农药市场,美国联邦环保署(EPA)新批准的生物农药数量远远超过常规农药;欧洲则是增长最快的市场,保持着15%的高增长率。
 
  发达国家的重视源自生物农药特有的优势。例如生物农药当中的植物源农药,是利用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物质加工而成。
 
  这些物质是植物在长期繁衍生长过程中,自身防御功能与有害生物适应演变、协同进化的结果。其中多种次生代谢物质对昆虫具有拒食、毒杀、麻醉、抑制生长发育及干扰正常行为的活性,对多种病原菌及杂草也有抑制作用,是一类天然源的生物农药。
 
  “不仅对人畜相对安全,对害虫天敌伤害较小,植物源农药还具有选择性高、低残留和害虫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邱德文说。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生物农药调节作物土地亚健康

上一篇:

加强果品农残检查 源头保证果品安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