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怎么防治芹菜病毒病

2018-11-25 21:33:22浏览:37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芹菜病毒病又称芹菜花叶病,是芹菜的主要病害之一,以蚜虫传毒为主。其病原芹菜花叶病毒(CeMV)除危害芹菜外,还能侵染菊科、黎科
芹菜病毒病又称芹菜花叶病,是芹菜的主要病害之一,以蚜虫传毒为主。其病原芹菜花叶病毒(CeMV)除危害芹菜外,还能侵染菊科、黎科、茄科植物,马铃薯Y病毒(PVY)可侵染茄科多种植物,芜菁花叶病毒(TuMV)也可侵染多种十字花科蔬菜作物,而另一病原黄瓜花叶病毒(CMV)的寄主范围更广,侵染植物多达39科117种。怎么防治芹菜病毒病?小编给大家总结一下。

怎么防治芹菜病毒病  危害症状
  此病是由病毒侵染引起的系统性病害,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全株受害。染病株发病初始表现为在叶片皱缩,呈现浓、淡绿色斑驳或黄色斑块症状的明显黄斑花叶,叶色褪绿,叶面皱曲,新生叶片偏小,有的叶片扭曲、变窄,叶柄纤细。发病严重时,心叶节间缩短,全株叶片皱缩,停止生长或黄化、矮缩。发病晚的多见于所生叶呈浓、淡绿相间的花叶,植株正常。
  发生特点
  此病由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简称CMV)、芹菜花叶病毒(Celery mosaic virus,简称CeMV)、马铃薯Y病毒(PVY)和芜菁花叶病毒(TuMV)等病毒粒子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病毒借昆虫或汁液在田间传播。CMV附着在多年生宿根杂草上越冬。CMV 、CeMV 、PVY主要通过蚜虫及汁液接触传播至寄主植物上,还可通过田间农事操作从寄主伤口侵入进行传播。TuMV主要靠汁液传染,也可由桃蚜及甘蓝蚜作非持久性传毒。
  病毒喜高温干旱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为15~38℃,最适发病温度为20~35℃,相对湿度在80%以下。
  芹菜最适感病生育期为成株期,发病潜育期10~15天,遇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易使病害发生与流行。芹菜病毒病在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发病盛期在春季的5~6月和秋季的10~11月,此时正值有翅蚜迁飞高峰期。年度间春、秋季温度偏高、少雨、蚜虫发生量大的年份发病重。栽培管理粗放、农事操作不注意防止传毒、多年连作、地势低洼、缺肥、缺水、氮肥施用过多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要点
  ①及时治蚜:及时防治蚜虫,防止蚜虫传播病毒,药剂可选用10%千红或蚜虱净可湿性粉剂2 000~2 500倍。
  ②加强栽培管理:发病初期应及时拔除病株并在田外销毁;清理田边杂草,减少病毒来源;合理密植,土壤施足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使土层疏松肥沃,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农事操作中,接触过病株的手和农具,应用肥皂水冲洗;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深翻土壤,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分解。
  ③物理防治:保护地可使用防虫网防止昆虫传毒,也可用银灰色遮阳网育苗、避蚜防病。
  ④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药保护,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用1~3次,具体视病情发展而定。药剂可选用2%菌克毒克水剂200~250倍液,或20%康润1号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800倍液。另外,芹菜出现初始症状时,连续喷洒磷酸二氢钾等可减轻为害。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芹菜病毒病的防治方法,希望大家能认真领悟,学以致用,做好芹菜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更多病虫害防治技术,请访问山村网病虫害防治专栏。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怎么防治芹菜斑枯病

上一篇:

如何防治芹菜“烧心”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