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西芹斑枯病的防治措施

2018-11-25 21:37:27浏览:30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随着西芹的连坐种植,西芹斑枯病等病害对西芹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据统计,感染西芹斑枯病的病田率达37.2%,一般田病株率达20
    随着西芹的连坐种植,西芹斑枯病等病害对西芹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据统计,感染西芹斑枯病的病田率达37.2%,一般田病株率达20.1%-32.3% ,严重的病株率达68.7%以上;而且连作田块的发病率比轮作田块高2-3倍,对产量及品质影响较大,严重威胁了西芹生产。下面是关于西芹斑枯病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西芹斑枯病
    一、症状识别
    西芹斑枯病又称叶枯病、晚疫病,生长期均可发生,但以生育中期发生最严重。叶片、叶柄和茎秆均可感病受害,但以叶片感病受害为主=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中上部扩展。病斑初为淡褐色油渍状小斑点,边缘明显,逐渐扩大互相融合成不规则形的3~10毫米块斑,中部呈褐色坏死,边缘多为深红褐色且明显,病斑上散生或聚生许多黑点小粒点,外缘常有一个黄色晕圈。叶柄或茎部染病,病斑多为梭形或长椭圆形,稍凹陷,褐色,内部色淡,病斑的表面密生小黑点,严重时,病斑连成大斑至叶片干枯,叶柄、茎秆枯死或腐烂。
    二、发病规律
    1.病因:
    该病是由于芹菜壳针菌寄生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仅侵染芹菜,病原菌以菌丝形态潜伏在种皮内、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上越冬。
    2.传播方式和途径:
    在条件适宜时,病菌在种皮、带菌土壤及病残体上形成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借助气流、雨水、灌溉水、牲畜及农具和农事活动传播。病菌由气孔或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体内,在芹菜植株内大量繁殖扩展并发病危害。
    3.发病条件:
    发病最适气温为20-25~C,最适湿度为95%以上。一般在连阴雨天,气温波动频繁,或白天干燥、夜间结露,植株生长不良、抗病力下降等,能促使病害迅速扩大蔓延。
    三、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
    (1)培育壮苗,选用高产优质、抗病力强的品种。在我镇一般种植的如小白丽、金蕉山等品种。
    (2)种子消毒:播种前可在阳光下晒种2-3天,后用48~C温水浸种30分钟,边浸边搅拌至冷却后晾干播种或催芽播种。若选用2年以上的陈种,可不进行。因该法对种子发芽率稍有影响,因而播种时应增加10%的播种量。
    (3)合理轮作,科学安排茬口:芹菜种植田不宜进行连作,应尽可能的进行水旱轮作,可有效的抑制该病的发生,重病田要进行2年以上的轮作。在我镇可根据实际情况可科学安排茬口。如早稻(中稻)一西芹。
    (4)及时清除田块内病残体,并集中深埋或烧毁灌沤肥。及时摘除病叶、脚叶,减少田间菌源。

    (5)合理密植,及时间苗

    (6)科学管理肥水,实行健身栽培,增强植株抗性。
    2.药剂防治:
    发病后应及时选择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1:0.5:100的波尔多液、47%~1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0天喷洒1次,连续防治2-3次,可有效的控制该病的发生与蔓延。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芹菜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上一篇:

芹菜斑点病的发生及防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