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菜用大豆 豆秆黑潜蝇

2018-11-26 23:40:13浏览:50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豆秆黑潜蝇豆秆黑潜蝇 【虫害名称】:豆秆黑潜蝇   豆秆黑潜蝇是双翅目潜蝇科的害虫,主要为害豆科作物,大连地区20世纪70

  豆秆黑潜蝇



豆秆黑潜蝇  【虫害名称】:豆秆黑潜蝇 
豆秆黑潜蝇是双翅目潜蝇科的害虫,主要为害豆科作物,大连地区20世纪70年代得到有效根治,30年未见发生。种子市场放开后,豆秆黑潜蝇死而复生,有迅速蔓延的势头。2005-2007年,在大连市金州区亮甲店镇、杏树屯镇局部大豆田发生黑潜蝇,使大豆减产30-50%。
【形态特征】:豆秆黑潜蝇体形小、迁飞距离短。成虫为小型蝇,体长2.5毫米,体色黑亮,腹部有蓝色光泽,复眼暗红色,触角3节,第3节钝圆,背中央有长度为触角3倍的角芒1根,具有毳毛,前翅质透明,呈淡紫色。  
【生活习性】:该虫在辽北地区1年发生2-3代,在大连地区1年发生3-5代。以蛹在寄主根茎和秸秆上越冬,翌年6月中旬羽化产卵,孵化幼虫。成虫趋光性较弱,在25-30℃适温下多集中在豆株上部叶面活动,常以腹末端刺破豆叶表皮,吸食汁液,致使叶面呈斑点状小伤孔。幼虫孵化后即在叶片内蛀食,形成一条小而弯曲稍透明的隧道,沿主脉再经小叶柄直达主茎内,蛀食髓部和木质部。幼虫老熟后,在茎壁上咬1羽化孔,在孔口附近化蛹。
【为害特点】:豆秆黑潜蝇主要为害四季豆、豇豆、大豆、赤豆、绿豆、毛豆(青大豆)及豆科蔬菜等作物,生产上以大豆发生面积最大,损失率较高,轻者减产30%,重者减产50%。幼虫钻蛀为害植株,造成茎秆中空,植株因水分和养分输送受阻而逐渐枯死。苗期受害,因水分和养分输送受阻,有机养料累积,刺激细胞增生,形成根茎部肿大使植株呈铁锈色,比健壮株显著矮化,重者茎中空,叶片脱落以致死亡。后期受害造成花、荚、叶过早脱落、千粒重降低而减产。
【发生规律】:⑴种子未经过检疫,异地繁种、调种时一些私营种子公司和种田大户未经检疫贩运种子,将豆秆黑潜蝇的虫卵带进本地,使之再次发生。⑵适销对路的大豆种子缺货时,一些种子经销商把食用大豆收购当作种子,质量差,带虫卵多,造成虫害快速蔓延。⑶连续多年暖冬,2000-2007年,大连地区连续出现暖冬,冬季温度高,黑潜蝇虫卵冻死少,越冬基数大。⑷倒不开茬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后,土地分散经营面积小,重茬、迎茬大豆较多,即使倒开茬的地块,离相近重茬大豆地也较近,越冬虫卵孵化后马上飞到附近大豆地为害。
【防治方法】:⑴在大豆种子调运过程中要严格进行种子检疫,防止豆秆黑潜蝇虫卵带出疫区。⑵在大豆繁种过程中建立种子田,搞好除杂除劣和病虫害防治,提高种子质量,减少种子带虫卵数量。⑶合理进行轮作倒茬,不给害虫留生存之地;秋收后清扫处理大豆秸秆和根茬,减少越冬虫卵。⑷化学药剂防治,大豆苗期防治为重点,做到早防早治,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洒植株,防效在90%以上。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菜用大豆 大豆卷叶螟

上一篇:

菜用大豆 大豆食心虫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