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油菜黄曲条跳甲

2018-11-28 12:27:25浏览:58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属鞘翅目,叶甲科。分布除新疆、西藏、青海外,广布全国各地。【为害特点】成虫食叶,以幼


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属鞘翅目,叶甲科。分布除新疆、西藏、青海外,广布全国各地。

【为害特点】

成虫食叶,以幼苗期危害最严重。刚出土的幼苗,子叶被吃后,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在留种地主要为害花蕾和嫩荚。幼虫只为害根部,蛀食根皮,咬断须根,使叶片萎蔫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2.4mm,长椭圆形,黑色有光泽,前胸背板及鞘翅上有许多刻点,排成纵行;鞘翅中央有一黄色纵条,两端大,中部狭而弯曲,后足腿节膨大、善跳。老熟幼虫体长4mm,长圆筒形,尾部稍细,头部、前胸背板淡褐色,胸腹部黄白色,各节有不显著的肉瘤。卵椭圆形,淡黄色,半透明。蛹长约2mm,椭圆形,乳白色,头部隐于前胸下面,翅芽和足达第5腹节,胸部背面有稀疏的褐色刚毛;腹末有一对叉状突起,叉端褐色。

【发生规律】

在黑龙江一年发生2代,我国华北地区4—5代,上海、杭州4—6代,南昌5—7代,广州7—8代。在华南无越冬现象,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以成虫在寄主底叶下、落叶、杂草丛中越冬。翌春气温达10℃以上开始取食,达20℃时食量大增。成虫善跳跃,高温时还能飞翔,以中午前后活动最盛。有趋光性,对黑光灯敏感。成虫寿命长,产卵期可延续1个月以上,因此世代重叠,发生不整齐。卵散产于植株周围湿润的土隙中或细根上,平均每雌产卵200粒左右。20℃下卵发育历期4—9天。幼虫需在高湿情况下才能孵化,因而近沟边的地里多。幼虫孵化后在3—5cm的表土层啃食根皮,幼虫发育历期11—16天,共3龄。老熟幼虫在3—7cm深的土中筑土室化蛹,蛹期约20天。成虫和幼虫为害温度均在10—33℃,34℃以上停止活动。卵孵化需高湿度,成虫、幼虫为害喜干燥。全年以春、秋两季发生严重,并且秋季重于春季。

【防治方法】

清洁田园,铲除杂草,处理净残株落叶,减少虫源。播前深耕晒土,造成不利于幼虫的环境并消灭部分幼虫。移栽时选用无虫苗,实行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增施肥料等农业措施可减轻为害。

发生严重地区用2.5%辛硫磷粉剂3—4kg/亩,处理土壤,可减轻苗期受害。油菜子叶初期成虫出现时,喷撒2%杀螟松粉剂。前茬作物是非十字花科作物,可在田四周喷撒10m宽的杀螟松药带,防止田外成虫向油菜田侵入。苗期防治成虫是关键。可选用下列药剂: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30%多噻烷乳油1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000—5000倍液;21%增效氰戊菊酯·马拉硫磷乳油4000倍液大面积喷洒,可防治成虫。前两种药剂还可用于灌根防治幼虫,也可用下列药剂:50%敌敌畏乳油1000—2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800倍液;50%杀螟腈乳油800—12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300—400倍液;20%硫丹乳油300—400倍液等叶面喷施或灌根、浸根。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花生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上一篇:

花生朱砂叶螨农业、药剂防治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