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烟稻绿蝽

2018-11-28 13:25:37浏览:89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烟稻绿蝽学 名】:Nezara viridula(Linnaeus)半翅目,蝽科。别名 稻青蝽、绿蝽、青蝽象、灰斑绿蝽象。分布在吉林、辽宁、内蒙
烟稻绿蝽

【烟稻绿蝽学 名】:
Nezara viridula(Linnaeus)半翅目,蝽科。别名 稻青蝽、绿蝽、青蝽象、灰斑绿蝽象。分布在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江西、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重庆、四川、云南等地。
【烟稻绿蝽害 主】:烟草、龙眼、荔枝、苹果、梨、橙、柑橘、桃、樱桃、槐、芸香科、豆科、旋花科、棉花、木麻黄等32科150余种植物。
【烟稻绿蝽为害特点】:以成虫、若虫为害烟株,刺吸顶部嫩叶、嫩茎等汁液,常在叶片被刺吸部位先出现水渍状萎蔫,随后干枯。严重时上部叶片或烟株顶梢萎蔫。
【烟稻绿蝽形态特征】:成虫 全绿型[N. fommtypica(Linnaeus))体长12~16(mm),宽6.0~8.5(mm)o长椭圆形,青绿色(越冬成虫暗赤褐),腹下色较淡。头近三角形,触角5节,基节黄绿,第3、4、5节末端棕褐;复眼黑,单眼红。喙4节,伸达后足基节,末端黑色。前胸背板边缘黄白色,侧角圆,稍突出,小盾片长三角形,基部有3个横列的小白点,末端狭圆,超过腹部中央。前翅稍长于腹末。足绿色;跗节3节,灰褐,爪末端黑。腹下黄绿或淡绿色,密布黄色斑点。卵 杯形,长12mm,宽0.8mm,初产黄白色,后转红褐,顶端有盖,周缘白色,精孔突起呈环,约24~30个。若虫 一龄若虫体长1.1~1.4(mm),腹背中央有3块排成三角形的黑斑,后期黄褐,胸部有一橙黄色圆斑,第2腹节有一长形白斑,第5、6腹节近中央两侧各有4个黄色斑,排成梯形。二龄若虫体长2.0~2.2(mm),黑色,前、中胸背板两侧各有一黄斑。三龄若虫体长4.0~4.2(mm),黑色,第12腹节背面有4个长形的横向白斑,第3腹节至末节背板两侧各具6个,中央两侧各具4个对称的白斑。四龄若虫体长5.2~7.0(mm),头部有倒“T”形黑斑,翅芽明显。五龄若虫体长7.5 ~12(mm),绿色为主,触角4节,单眼出现,翅芽伸达第3腹节,前胸与翅芽散生黑色斑点,外缘橙红,腹部边缘具半圆形红斑,牛央也具红斑,足赤褐,跗节黑色。
【烟稻绿蝽生活习性】:北方地区年发生1代,四川、江西年发生3代,广东年生4代,少数5代。以成虫在杂草、土缝、灌木丛中越冬。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2.2℃,若虫为11.6℃,有效发育积温为668日度。卵成块产于寄主叶片上,规则地排成3~9行,每块60~70粒。1~2龄若虫有群集性,若虫和成虫有假死性,成虫并有趋光性和趋绿性。
【烟稻绿蝽防治方法】:
(1)冬春期间,结合积肥清除田边附近杂草,减少越冬虫源。
(2)人工捕杀。利用成虫在早晨和傍晚飞翔活动能力差的特点,进行人工捕杀。
(3)药剂防治。掌握在若虫盛发高峰期,群集在卵壳附近尚未分散时用药,可选用90%敌百虫700倍液、80%敌敌畏800倍液、50%杀螟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40%乐果800~1000倍液、25%亚胺硫磷700倍液、或菊酯类农药3000~4000倍液喷雾。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烟盲蝽

上一篇:

烟棉铃虫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