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黑麦麦角病

2018-11-28 15:34:33浏览:75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黑麦麦角病病 原】:Claviceps purpurea (Fr.) Tul.称麦角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黑麦麦角病形态特征】:菌核较硬,紫黑色,
黑麦麦角病

【黑麦麦角病病 原】:
Claviceps purpurea (Fr.) Tul.称麦角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黑麦麦角病形态特征】:菌核较硬,紫黑色,内部白色。子囊壳生于菌核萌发长出的子座头内,子座头近球形。子囊壳淡紫色,瓶形,有孔口。子囊无色,筒形,大小12-30×3μm,内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丝状,大小50-76μm。分生孢子单胞无色、卵形,大小0.7-3.5μm。  【黑麦麦角病发病条件】:麦类作物花期长、外颖开张大,发病较重。花期多雨、潮湿条件对发病有利。春季土壤湿润,对菌核萌发有利。麦类作物易发生麦角病顺序为:黑麦>小黑麦>大麦>硬粒小麦>普通小麦>燕麦。 【黑麦麦角病为害症状】: 先产生黄色蜜露状粘液,以后缵壳内花部膨大,形成紫黑色、长角形菌核,称麦角。一麦穗上只有几个小穗受害,长出1个至几个麦角,与之相邻小花常不孕。麦角因寄主麦类的不同而大小不一。黑麦麦角直径0.5cm,长约1-3cm。【黑麦麦角病防治方法】:1、选用无病(麦角)的种子。如果麦种中混有菌核,可用20%—30%盐水汰选。   
2、深翻麦地,使菌核不能萌发。  3、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清除麦田内外野生寄主。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水稻叶鞘腐败病防治措施

上一篇:

水稻稻瘟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