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黑麦秆锈病

2018-11-28 15:34:38浏览:8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黑麦秆锈病为害症状】:病部产生长椭圆形、铁锈色夏孢子堆,多先发生于叶背,散生,发病严重时愈合成长条形。成熟散出大量锈褐
黑麦秆锈病

【黑麦秆锈病为害症状】:
病部产生长椭圆形、铁锈色夏孢子堆,多先发生于叶背,散生,发病严重时愈合成长条形。成熟散出大量锈褐色粉末(夏孢子)。生长后期形成黑色冬孢子堆。【黑麦秆锈病传播途径】:  该菌在黑麦、大麦、冰草等植物上产生夏孢子、冬孢子,在小檗和十大功劳属植物上产生锈孢子和性孢子。但病菌在南方以夏孢子世代在麦苗上越冬,春季借风雨传播为害。【黑麦秆锈病发病条件】:发病适宜温度18~25℃,潜育期7~14天。雨量多、叶面潮湿、施氮过多有利于发病。【黑麦秆锈病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黑麦品种 (2)药剂防治:①药剂拌种 用种子重量的0.03%-0.04%(有效成分)叶锈特或用种子重量0.2%的20%三唑酮乳油拌种。②提供使用15%保丰1号种衣剂(活性成分为粉锈宁、多菌灵、辛硫磷)包衣种子后自动固化成膜状,播后形成保护圈,且持效期长。用量每kg种子用4g包衣防治小麦叶锈病、白粉病、全蚀病效果优异,且可兼治地下害虫。③于黑麦孕穗至抽穗期病叶率达5%时,喷洒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可兼治条锈病、秆锈病和白粉病,隔10-20天1次,防治1-2次。常用药剂     叶锈特、三唑酮、粉锈宁、多菌灵、辛硫磷、烯唑醇、粉唑醇、戊唑醇、丙环唑、氟环唑、硫悬浮剂、福·酮、硫·酮、甲硫·硫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上一篇:

水稻叶鞘腐败病防治措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