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影响水稻除草剂药效的因素有哪些?

2018-11-28 15:49:24浏览:26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水稻田除草剂施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没有达到厂家宣传效果的情况,水稻田杂草老打不死,影响了水稻的正常生长,那么影响水稻除

  水稻田除草剂施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没有达到厂家宣传效果的情况,水稻田杂草老打不死,影响了水稻的正常生长,那么影响水稻除草剂药效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水稻除草剂药效的因素有哪些?


  1、杂草叶龄过大


  在水稻田苗后除草时,在杂草2-4叶期为最佳防治期,极易错过最佳防治时期,而杂草草龄过大,杂草的耐药性增大,用药量必须适量加大,如继续再按常规用量,药效易打折。


  2、杂草未出齐


  由于杂草的出土时间有差异,对于没有封闭效果的水稻田苗后除草剂,药效影响很大。使用茎叶处理的除草剂最佳方法是等到大部分杂草长到2-4叶期再施药。


  3、除草剂种类的选择


  因为每一种除草剂都有一定的杀草谱,有灭生性的,有选择性的。所以要根据作物种类和杂草的主要品种,选用有效的除草剂。同时还要根据耕作制度选择除草剂。此外,还要注意混合、交替使用除草剂。由于同种除草剂连续使用多年,易导致敏感性杂草逐渐减少,抗耐药性杂草上升,因此,除草剂要混合使用和年度间交替使用,才能达到长期控制草害的目的。


  4、天气情况


  气温高有利于除草剂被杂草吸收,作用效果好。但不是气温越高越好,气温过高,喷出的雾状液很快被蒸发,特别对一些易挥发的除草剂及见光分解的除草剂,如氰氟草酯等;某些除草剂如双草醚在气温低于15℃、高于35℃时都有可能引起药害;异丙甲草胺、乙草胺等酰胺类除草剂低温时对水稻心叶有可能引起药害。高温季节,应在上午11点前及下午4点以后;选择无风或微风的条件下施药。


  5、使用方法不科学


  具体表现在配药时未采用“二次稀释法“,造成配药不均匀;在施药时不仔细可造成漏喷现象,严重影响药效,在茎叶处理除草剂时表现尤为突出。同时配药时应尽量选用清水。


  两种或几种相互有拮抗的除草剂一起使用,易造成药效失常,如氰氟草酯与苄嘧、吡嘧、灭草松等混用时对千金子防效降低。


  6、土壤水分含量


  土壤水分充足,水稻和杂草生长旺盛,有利于水稻对药剂的分解和杂草对药剂的吸收并在体内传导运输,从而达到最佳除草效果。如田间干旱,水稻和杂草生长缓慢,影响对除草剂的吸收传导,使除草剂药效下降。同时杂草为了适应干旱环境,大部分毛孔关闭,影响药剂的吸收,增加防除难度。干旱的天气,推荐使用高限量,同时施药时要加大兑水量。


  7、田间管理


  水稻田除草时,田间水肥管理至关重要,移栽田、抛秧田施用封闭药剂时需要保水5-7天,直播田施用封闭药剂时田间应处于润湿状态,无明显积水;而施用茎叶处理除草剂时,需先排水施药,药后再复水保水,否则只造成药效降低。同时施药后立即施肥也易造成杂草返青现象,影响药效。


  8、土壤微生物


  长期使用单一的除草剂,土壤中分解此种药剂的微生物增加,从而缩短残效期。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如何防治水稻干尖线虫病?

上一篇:

春雷霉素用途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