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红松落针病的防治知识

2018-12-04 10:05:47浏览:67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红松落针病是世界性的常见病害。该病从幼树到大树都可侵染,引起树木提早落叶,影响生长,并可导致病株衰亡。落针病会对红松产生
红松落针病是世界性的常见病害。该病从幼树到大树都可侵染,引起树木提早落叶,影响生长,并可导致病株衰亡。落针病会对红松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及时的对其进行防治,减少您的红松收到的危害。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红松落针病的防治知识。
红松落针病的防治知识
   症    状
  该病通常危害2年生针叶,有的1年生针叶也可受害。发病初期,感病针叶上产生很小的黄色斑点或段斑,至晚秋全叶变黄脱落。翌年春季,感病针叶上产生较大的、黑色或灰色、长椭圆形或椭圆形突起的粒点,具油漆光泽,中央有一条纵裂缝,为病原菌的子囊盘。有的病叶枯死而不脱落,并于其上产生子实体;还有的针叶仅上部感病枯死,也产生子实体,下部仍保持绿色。
  病    原
  病原为大散斑壳(LophodermiummaximumB.Z.HeetYang),隶属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星裂盘菌目、散斑壳属真菌。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或未成熟的子囊盘在落地的针叶上越冬。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子囊盘发育成熟陆续产生子囊孢子。在雨天或潮湿的条件下,子囊盘吸水膨胀而张开,子囊孢子自子囊中放射出来借助气流传播。子囊孢子落于针叶上萌发形成芽管,从寄主气孔侵入进行侵染危害。子囊孢子从6月上旬至8月下旬都可放散,以7月份最多,因而自春至夏能进行多次侵染。病原菌主要侵染2年以上的针叶,当年针叶有时亦受侵染。病害发生与气候因子有密切关系。日平均气温为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子囊孢子飞散和萌发侵入最为适宜。在子囊孢子飞散期间,如逢持续阴雨,降雨量较大,则对孢子的飞散有抑制作用。此外,本病的发生与树木生长状况密切相关,凡是引起树木生长衰退的原因,都能加重病害的发生。引起树势衰退的原因很多,诸如种植地干旱,雨水过多,土壤瘠薄,树木遭受病虫害以及抚育管理不良等。据国外报道,松落针病的发生与空气污染有关,目前则认为是空气污染物影响土壤和气候,进而使树木生长衰退,因此导致病害发生。
  防    治
  ①减少侵染来源:伐除重病株,适当修除病树的底枝,清除并烧毁病叶,以减少病害扩展。
  ②加强栽培管理,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树木生长。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1:1:1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45%代森铵200-300倍液。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罗汉松盆景叶枯病的识别和防治技术

上一篇:

马尾松松梢小卷叶蛾的防治知识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