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2019-03-05 21:11:05浏览:341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古代通讯技术不发达,通信方式一般为飞鸽传书,或是写信。而如果遇见战事需要求援的话,则可以点燃烽火台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山村

  古代通讯技术不发达,通信方式一般为飞鸽传书,或是写信。而如果遇见战事需要求援的话,则可以点燃烽火台,通过直上云霄的狼烟来依次传递信息。烽火台本是为了战事而设,周幽王却把其当成逗弄宠妃的玩具,也就是史称的“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的原因

  周宣王死后,其子宫涅继位,是为周幽王。当时周室王畿(wáng jī)所处之关中一带发生大地震,加以连年旱灾,使民众饥寒交迫、四处流亡,社会动荡不安,国力衰竭。而周幽王是个荒淫无道的昏君,他不思挽救周朝于危亡,奋发图强,反而重用佞臣虢石父,盘剥百姓,激化了阶级矛盾;又对外攻伐西戎而大败。这时,有个大臣名褒珦,劝谏幽王,周幽王非但不听,反而把褒珦关押起来。

  褒珦(xiàng)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褒族人千方百计要把褒珦救出来。他们听说周幽王好美色,正下令广征天下美女入宫,就借此机会寻访美女。在褒城内找到一位姒姓女子,教其唱歌跳舞,并把她打扮起来,起名为褒姒,献于幽王。替褒珦赎罪。

  幽王见了褒姒,惊为天人,非常喜爱,马上立她为妃,同时也把褒珦释放了。幽王自得褒姒以后,十分宠幸她,一味过起荒淫奢侈的生活。褒姒虽然生得艳如桃李,却冷若冰霜,自进宫以来从来没有笑过一次,幽王为了博得褒姒的开心一笑,不惜想尽一切办法,可是褒姒终日不笑。为此,幽王竟然悬赏求计,谁能引得褒姒一笑,赏金千两。这时有个佞臣叫虢(guó)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个主意,提议用烽火台一试。

  烽火本是古代敌寇侵犯时的紧急军事报警信号。由国都到边镇要塞,沿途都遍设烽火台。西周为了防备犬戎的侵扰,在镐京附近的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一带修筑了20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一旦犬戎进袭,首先发现的哨兵立刻在台上点燃烽火,邻近烽火台也相继点火,向附近的诸侯报警。诸侯见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难,必须起兵勤王,赶来救驾。虢石父献计令烽火台平白无故点起烽火,招引诸侯前来白跑一趟,以此逗引褒姒发笑。

  昏庸的周幽王采纳了虢石父的建议,马上带着褒姒,由虢石父陪同登上了骊山烽火台,命令守兵点燃烽火。一时间,狼烟四起,烽火冲天,各地诸侯一见警报,以为犬戎打过来了,果然带领本部兵马急速赶来救驾。到了骊山脚下,连一个犬戎兵的影儿也没有,只听到山上一阵阵奏乐和唱歌的声音,一看是周幽王和褒姒高坐台上饮酒作乐。周幽王派人告诉他们说,辛苦了大家,这儿没什么事,不过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取乐,诸侯们始知被戏弄,怀怨而回。褒姒见千军万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如同儿戏一般,觉得十分好玩,禁不住嫣然一笑。周幽王大喜,立刻赏虢石父千金。周幽王为此数次戏弄诸侯们,诸侯们渐渐地再也不来了。

  周幽王为进一步讨褒姒欢心,又罔顾老祖宗的规矩,废黜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封褒姒为后,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并下令废去王后的父亲申侯的爵位,还准备出兵攻伐他。申侯得到这个消息,先发制人,联合联合缯侯及西北夷族犬戎之兵,于公元前771年进攻镐京。周幽王听到犬戎进攻的消息,惊慌失措,急忙命令烽火台点燃烽火。烽火倒是烧起来了,可是诸侯们因上次受了愚弄,这次都不再理会。

  烽火台上白天冒着浓烟,夜里火光烛天,可就是没有一个救兵到来。使得周幽王叫苦不迭。镐京守兵本就怨恨周幽王昏庸,不满将领经常克扣粮饷,这时也都不愿效命,犬戎兵一到,便勉强招架了一阵以后,一哄而散,犬戎兵马蜂拥入城,周幽王带着褒姒、伯服,仓皇从后门逃出,奔往骊山。途中,他再次命令点燃烽火。烽烟虽直透九霄,还是不见诸侯救兵前来。犬戎兵紧紧追逼,周幽王的左右在一路上也纷纷逃散,只剩下一百余人逃进了骊宫。周幽王采纳臣下的意见,命令放火焚烧前宫门,以迷惑犬戎兵,自己则从后宫门逃走。逃不多远,犬戎兵又追了上来,一阵乱杀,只剩下周幽王、褒姒和伯服三人。他们早已被吓得瘫痪在车中。犬戎兵见周幽王穿戴着天子的服饰,知道就是周天子,就当场将他砍死。又从褒姒手中抢过太子伯服,一刀将他杀死,只留下褒姒一人做了俘虏(一说被杀)。至此,西周宣告灭亡。

  此时,诸侯们知道犬戎真的打进了镐京,这才联合起来,带着大队人马来救援。犬戎看到诸侯的大军到了,把周朝多少年聚敛起来的宝贝财物一抢而空,纵火退却。

  周幽王第二任王后:褒姒

  褒姒[bāo sì](《史记》作襃姒 ,www.3lian.com《列女传》作褎姒),生卒年不详,姒是她的字,褒国人,周幽王姬宫湦第二任王后,太子姬伯服的生母,周平王姬宜臼的后母。

  前779年,周幽王攻打褒国,褒国兵败,献出褒姒乞降。周幽王得到褒姒后,对她很是宠爱。前778年,褒姒为周幽王生下儿子姬伯服。从此周幽王对褒姒更加宠爱,最后竟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而立褒姒为王后,姬伯服为太子。

  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联合鄫国、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遭犬戎所杀,褒姒亦遭劫掳,从此下落不明。

  怪女褒姒:真的不会笑吗

  夏朝末年,有二条神龙停在夏帝的朝廷前,说道:“我们是褒国的两个先王。”夏帝占卜,或杀掉龙,或赶走龙,或留下龙,都不吉利。夏帝又占卜请求能得到龙的唾沫储藏起来,才吉利。于是陈列玉帛,并以简策写文告请神龙,龙离去后留下唾沫,夏帝用匣子把唾沫装起来,除掉地上的唾沫痕迹。夏朝灭亡,这匣子传到商朝。商朝灭亡,这匣子又传到周朝。经过三个朝代,没有人敢打开它。到周厉王末年,打开观看。唾沫流到宫中,无法除去。周厉王就命令妇女赤着身子对它大声呼喊,唾沫便变成一只黑蜥蜴,窜到周厉王的后宫。后宫有个侍女,刚七八岁,碰上它。周宣王时,这个侍女成年后便怀孕,没有丈夫却生下孩子,她很害怕,就将那个孩子丢弃。

  曾有小女孩唱着歌谣:“桑木做成的弓啊,箕木制成的箭袋,是要灭亡周国的。”当时周宣王听到这首歌,正好有一对夫妇卖桑弓箕箭袋,于是周宣王派人抓住并杀掉他们。夫妇俩在逃跑的路上,遇到那侍女丢弃在路旁的那个怪女孩,夜间啼哭,因此可怜她,便将她收养。于是,夫妇俩逃到褒国。后来,褒国人有罪,便请求献上那位侍女丢弃的怪女孩给周幽王来赎罪。此女便是褒姒,因是从褒国而来,故称褒姒。

  褒姒为什么不笑?

  后人往往只知道这不笑的结果,却从不知不笑的原因。这与一个女人的品质无关,其实想一想就会明白,她嫁给幽王时,周幽王已经是有了一个成年儿子的老年人,她怎么笑得出来。

  褒姒,西周幽王的宠妃,生卒年不详。西周的都城在镐京,就是现在的陕西长安县西北。褒人所献,姓姒,故称为褒姒。古褒国人。褒国立国之地就在今汉中平川中.有谓她是龙沫流于王庭而变玄鼋(一种黑色的蜥蜴)使女童怀孕所生女,弃于路被一对夫妇收养于褒。她甚得周幽王宠爱,生下儿子“伯服”。

  在《国语·郑语》和《史记·周本纪》里,都有相关的记载。大致意思是讲,夏朝末年,褒人的神灵“化为二龙,以同于王庭”。也就是说,有两条龙在夏王大庭性交,此二龙是褒神变化而来,自称是褒人先君。夏王对此深感恐惧,便占卜问神灵,是杀掉呢?是赶跑呢?还是制止它们的性交活动呢?贞问结果是“莫吉”。于是夏王又改卜请示说,那能不能把龙漦(注:“龙所吐沫,龙之精气也”)收藏呢?神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告曰“吉”。

  于是夏王拿来上好玉帛,用简策给神灵打个报告。二龙显完灵后,立马消失了,只剩下一摊黏糊糊的龙漦。夏王命人把这“宝物”恭恭敬敬地藏在椟匣里,好好保护。自夏末至西周三代,王室均以郊礼祭之。这件宝物一直传到周厉王末年,厉王禁不住好奇,便打开观看,可一不小心,把龙漦洒流于王庭,还无法清除。周厉王很是慌张,便决定用巫术除之,他让宫女裸着身子大声喧哗,迫使龙精化为玄鼋。后来,这只黑色的大鳖爬到王府里去了,恰巧被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碰上,从此以后,肚子日大,历王怪其无夫而孕,将其关在禁宫,又过了四十年,周宣王继承历王登位,想不到今日才产下女婴。

  这时,京畿街衢的儿童流传着一首歌谣:“月将升,日将浸,檿弧萁服,实亡周国!”谶谣史籍记载和民间流传中,都显得神秘玄妙。谶谣最主要是通过儿童之口进行扩散。人们普遍认为儿童天真无知,他们所传的谣谚必非出于自撰,肯定出自天意。宣王听到歌谣非常吃惊,他问大臣们:“此歌谣什么意思,是凶是吉?”召公说:“‘檿’是山桑木的名称,可以用来做弓。‘萁’是草的名称,可用来做箭袋。据臣的愚见,国家日后将有弓矢之祸!”宣王说:“如果是这样,杀尽京师所有做弓箭的匠人,毁掉库内的弓矢,怎么样?”太史令伯阳父说:“臣夜观天象,弓矢之祸将出现在陛下宫中,与弓矢无关,后世必有女子乱国!请大王勿杀无辜的人、毁军旅的兵器。

  周宣王问姜皇后最近宫中的嫔妃有什么怪异的地方,姜后说:“宫中没有怪异,只有先王宫内的一个嫔妃卢氏,年方二十四岁,怀孕八年,才生下一个女儿。” 宣王说:“真是怪事!”派女侍召来卢氏问原因,卢氏说:“妾听说夏朝桀王时,褒城有个人化为两条龙,降在王廷,对桀王说——我是褒城二君,桀王非常恐惧,杀了二龙,将龙涎藏在木椟中,自殷朝经历六百四十四年,传了二十八王,都不敢打开木椟看。

  到了先王厉王打开木椟,龙浆横流于宫廷,化为元龟,妾当时十七岁,因为足踏龟迹而忽然有了身孕,如今才刚生下一个女儿。”宣王说:“此女是怪物,你抱出我看一看!” 卢氏说:“妾疑心为怪物,生下来的那天晚上就让宫女将此女孩扔在御河中浸死了!”宣王对伯阳父说:“此女孩已死,卿试着占卜,看妖气消灭了没有?”伯阳父占卜后说:“妖气虽然出宫,然而还在人间!”宣王传旨,令军卒巡访御沟内外,然而女婴已经找不见了。于是写出榜文,挂在各城门口,不论是谁,只要敢收御沟内的婴孩隐匿,就满门处死。西城军卒巡访时看见一个男子背着山桑木弓,一个女子背着萁草织成的箭袋,在街上叫卖。军卒看见,心下商量:“如今朝廷大臣断定谣歌是山桑木弓萁草箭袋,这两个人必应其事,又说女子乱国,我们放了那个男子,将此女子捉去见天子。”那个男子救不了自己的妻子,抱头便跑,到了郊外,听见深林中群鸟喧噪,有婴儿啼哭的声音。他进入林中,看见百鸟用翅膀的羽毛覆盖一个躺在青草上的女婴,他想:“我妻被朝廷捉去,估计没有了性命,不如抱此女孩回去,抚养成人,也还有个寄托。”于是抱起婴儿,奔褒城逃难而去。军卒将那个女人抓去见宣王。宣王令推出斩首。这年的七月,宣王崩,子宫湦即位,是为周幽王。

  幽王为人性暴寡恩,喜怒无常、狎昵群小,整日饮酒食肉。刚一即位就让他所宠信的近臣到民间广征美女供其泄欲。尹球、虢石父、祭公三个奸佞小人谗邪欺君。幽王拜尹球为大夫,虢石父为上卿,祭公为司徒。三人皆谗佞阿谀之人,贪位慕禄之辈,惟王所欲,逢迎不暇。一次三川守臣表称三川地震。幽王笑说:“山川地震是常事,何必动表告诉寡人?”伯阳父对赵叔带说:“以前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现在周如夏商的末季啊!” 赵叔带骇然问;“何以见之?”伯阳父说:“源塞必然川竭,川竭必然山崩,山崩是预兆,周室天下不出二十年当亡!” 果然不出伯阳所预料,原来褒姒因为过不惯宫中生活,加之养父被太子宜臼所杀,心中忧恨,平时很少露出笑容,偶露笑容,更加艳丽迷人,周幽王发出重赏,谁能诱发褒姒一笑,赏以千金,虢国石父献出“烽火戏诸侯”的奇计,周幽王同褒后并驾游骊山,燃起烽火,擂鼓报警诸侯一队队兵马闻警来救,至时发现平安无事,又退兵回去,褒姒看见一队队兵马,像走马灯一样来来往往,不觉启唇而笑,幽王大喜,终于因此失信于诸侯,公元前七七一年,犬戎兵至,幽王再燃烽火,诸侯不再出兵救援,幽王被杀,褒姒被掳,(一说被杀),司马迁说:“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知,”(《史记·周本纪》)意思是说,褒姒不喜笑,周幽王为了她一人的笑,天下百姓再也笑不起来了。西周遂亡。

  《小雅》曰:“赫赫宗周,褒姒灭之。”所谓红颜祸水,仿佛周朝的灭亡完全是褒姒迷惑幽王所致,这女人不但蒙冤地下,甚至被写进文献里蒙羞青史。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PowerPoint2007文件格式

上一篇:

春联漫谈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