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梅姓典故

2019-03-06 19:32:07浏览:213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梅姓家族始祖 商朝诸侯梅伯  战国末年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所作的《楚辞天问篇》,有“梅伯受醢”的文句。这位梅伯就是3000年以来

梅姓家族始祖 商朝诸侯梅伯

  战国末年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所作的《楚辞天问篇》,有“梅伯受醢”的文句。这位梅伯就是3000年以来梅姓人的始祖。

  梅姓的源自3000多年前的商朝诸侯梅伯,有许许多多的考据资料可恁,譬如,《唐书宰相世系表》指出:“系出子姓,殷王太丁封弟于梅是为梅伯,后以国为氏”;另一项宋濂的《梅府君墓志铭》也更详细地指出:“梅本子姓,其先梅伯,为殷纣所废,周武王既伐纣,封伯诸孙黄梅,号曰忠侯,遂以梅为氏”。

  上述的一书一铭,《唐书》是宋代大学者欧阳修的作品,《梅府君墓志铭》则出自明初学者宋濂的手笔,可见得梅姓的源自梅伯,是自古以来就已被认定的。

  梅伯,是商朝的诸侯,也就是上古圣君商汤的子姓子孙,他在被纣王将身“殖醢”而惨死之后,等到周武王灭纣兴周,就把他的孙子封为忠侯,其子孙并且开始“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梅——这就是梅氏的来源。他们的历史,至少也在3000年以上,可当“源远流长”四个字而无愧。

  早期的梅氏,根据《姓氏考略》的记载,主要是活跃于现在的河南省汝南县一带,换言之,后来各地的梅姓人家,应该也是从这里逐渐分支出去的。

  不过,《姓氏考略》也指出,在南北朝的五胡乱华时期以后,本来源自商汤的梅氏,已经不再是“仅此一家”,而增加了至少两支新的血轮,那就是南蛮和北狄的先后改姓为梅。该书是这样记载的:“南蛮有梅姓,见《魏志》,北狄奚酋长有梅姓,见《唐书》。”

  得姓于周朝初年的梅氏,到了西汉末年,便已逐渐从发源地的河南,逐渐播迁到了现在江西省九江一带,当时十分有名气的高士梅福,便是九江寿春人。

  宋、明之际,在历史上扬名显亲的梅姓人士很多,在文坛上,他们固然大放光芒,像梅询、梅尧臣等人,都是备受后世推崇的文人学者;在事功方面,曾经助岳飞讨贼有功的梅成和,以及在明代靖难之变时尽忠维护惠文帝的大臣梅殷等,都是受人敬仰的人物。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马姓典故

上一篇:

莫姓典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