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静中观心,真妄毕见原文及翻译

2019-03-09 16:25:00浏览:754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静中观心,真妄毕见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第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 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 

  静中观心,真妄毕见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第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 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

  【译文】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时,独坐省察内心,你发现自己的妄念全消而真心流露,当此真心流露之际,暗月当空,精神舒畅,感觉体会到了毫无杂念的 细微境界。然而已经感到真,心偏偏难以全消妄念,于是心灵上会感觉不安,在此中感到侮悟的意念。

  【注解】 观心:佛家语,指观察一切事物,此处当自我反省解。据《辞海》注:“观察心性如何谓之观心。”妄穷而真独露:妄,妄见。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皆非真有,肯定存在就是妄见。真,真境,脱离妄见所达到的涅般境界。此处是比喻人应排除杂念。机趣:机是极细致,趣可作境地解。即隐微的境地。大渐忸:惭钮是羞愧,大渐伍是很惭愧。

  【评语】 古人讲求宁静致远,淡泊明志,这里讲真人、妄心,那么,妄心和真心是何所指呢?所谓真心,就如同空中明月,光辉皎洁,没一点乌云遮掩。所谓妄心,就如同遮掩明月的乌云。然而妄心和真心的关系并不是像乌云和明 月的关系,因为真妄一体,互不分离,譬如深渊之水澄清如镜,包罗万象无 不印映,这就是真心出现之时。反之大海中欣起的汹涛骇浪,可翻覆巨大的 船舶,这就是妄心出现之时,以此比喻圣人之心经常静如止水,凡夫之心对 外界事物易起妄念,以致丧失纯洁之心。离开真心就无妄心,这恰如离开水 就无波浪可言。现实生活中,还是多些心静,少些欲念,多些掸意,少些喧嚣争斗好,喧样利于自我反省,修身养性。所谓“静中观心,真妄毕见”的 现实意义即此。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厚待故交,礼遇衰朽原文及翻译

上一篇:

谨慎至微,恩施不报原文及翻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