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提升中医文化建设别“瞎点兵”

2018-12-10 19:00:00浏览:8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卫生局 徐步云提升中医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应成为各级各类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如何进一步凸显中医文化建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卫生局 徐步云
 
ntent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提升中医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应成为各级各类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如何进一步凸显中医文化建设的成果,提升实效性,增强中医文化建设的现场感,增加受众的感受度,营造浓郁的中医健康文化环境呢?笔者认为,除了必要的场景布置外,应该从历史与今天的联系、理念与项目结合以及体悟和实用的融合“三项对策”上再下工夫。

  追溯历史,形成共鸣

  中医历史浩渺,文献如潮,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并流传至今。如何把历史和今天的中医服务建立一根有血有肉的红线,把今天的适宜技术与先辈的经验总结形成和声共鸣,需要梳理。各地中医院的中医药发展陈列馆是一种区域性的中医历史展示,从中不但可以看出中医院主流业务的源流脉络,还可以看出该院名老中医的学术传承。

  此外,更有将针灸科列为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传人的方式宣示深受群众欢迎的独门特技在业界难以被替代的权威性。追昔抚今,虔诚梳理出的和声共鸣不仅是提升中医文化建设实效性的有效之举,更是中医对快节奏生活中人们的一种安慰。

  中医服务,理念先导

  中医的服务理念和我们经常强调的医学人文观很接近,文化气息浓重,所以突出宣传中医理念最好的办法是把理念和服务项目结合起来,起到“以文教化”的目的。把体现中医理念的经典妙语布置在走廊、诊室,与服务项目空间距离最近,既是对病人的渗透性宣传,也是对医务人员的警示和提醒。

  没有医务人员的参与,中医理念缺少展现的机会;没有具体服务项目的支撑,中医理念就成了空洞的说教。所以,真正把理念和服务项目联系起来的是在诊疗过程中的中医人,中医人就是中医理念的诠释者和实践者。文化作为“一群人的存在方式的集中描述”,中医人要主动展现、善于展现。当然这还不在于有“可看性”,而是释放一种特殊场景中的感受。中医馆不仅装修上要古色古香,还得有相关的影像、书籍、实物,更需要热爱中医、以中医为骄傲的人。

  中医体悟,融合技术

  中医文化既有教行迁善之妙,又具融于具体物质之实。各地的中医针推科有许多已被列为地方甚至国家级重点学科,其多数技术都可以看、可以试。如各地膏方节、冬病夏治活动的广泛举办,中医体质辨识,送香囊、解暑汤,在院内种植本地中药等,都能增加群众体验感悟中医药魅力的机会。其实这方面的开发余地还很大,如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和演示,免费的社区中医药讲座,中药辨识咨询。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帮助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认识中医,教会他们实用的中医技术,这是扩大中医药文化影响力的实招。要把中医文化建设的阵地从中医科延伸至院内的其他科室,从中医院扩大到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并扩散到社区。当然,还得在直面的推广和感受基础上,借助互联网技术,将中医文化渗透和引导渠道变为“线下”、“线上”齐头并进。(李水根整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健康速递:女性运动时应穿适合的内衣

上一篇:

看完世界杯太激动 情到正浓时男子阴茎突然折断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