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专家讲科普要常态化

2018-12-10 19:00:25浏览:44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吉林省卫生计生委 傅禹砜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作为我国第一个关于中医药健
吉林省卫生计生委 傅禹砜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作为我国第一个关于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国家级规划,它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鼓励中医专业人士积极参与老年养生科普工作。

  老龄化社会 更需中医参与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数据显示,我国劳动人口数量连续三年下降,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养老资产不足、消费和购买能力不足,养老服务体系和老龄产业发展滞后,逐渐带来一些医疗、社会问题,老年人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孤独、抑郁、焦虑、易怒、恐惧等老年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而中医在这些方面有用武之地。

  做科普讲座 不能偶尔为之

  虽然很多中医养生节目登上了广播、电视等媒体,但有的主讲嘉宾不具备专家资质,缺乏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时常曲解中医理论,误导了老年中医爱好者。更有甚者,如有的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在中医养生类节目中以介绍养生保健常识、接受患者咨询为名,推荐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以养生节目变相发布广告。

  我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中医底蕴深厚的专业人士忙于临床和科研,参加科普讲座也大多是公益行为,偶尔为之,缺乏补偿机制,主动参与的热情不高;另一方面存在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的利益驱动。

  虽然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违规发布医疗广告行为的打击力度,但这只是“祛邪”,构建中医养生科普的新模式,更重要的是要“扶正”。应鼓励中医专业人士积极参与老年养生科普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引导。营造社会各界重视中医老年养生科普的良好氛围,挖掘内涵、创新形式,在担任社会职务、职称评定上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中医专业人士参与老年科普。

  二是医学会、行业协会要发挥积极作用。学会/协会要搭建平台,将老年养生科普与社会资本对接,建立报酬机制,形成产业链,要让参与科普的中医专业人士不仅赢得社会的尊重,更要“劳有所得、多劳多得”,提高中医专业人士参与老年养生科普的主观能动性。

  三是对中医老年保健学进行系统整理。中医老年保健学又称“寿亲养老”,在《黄帝内经》的理论基础上,历经汉唐、两宋、金元时期到明清时期,先后涌现了很多著名的养生家和养生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老年保健学内容。我认为,应将这门学科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重大意义。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听听西医怎么说中医

上一篇:

抓病机活用白虎汤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