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中医药教育要回归本质

2018-12-10 19:01:14浏览:79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 王省良多年来,对中医的争论何其多,那么中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在现代西医强大的背景下,中医药教育该怎么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 王省良
 
ntent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多年来,对中医的争论何其多,那么中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在现代西医强大的背景下,中医药教育该怎么办?广州中医药大学王省良校长对此谈了他的思考。

 

为何现在鲜少出大师

尽管呼吁了很多年,但是现代中医药教育鲜少培养出大师,为什么?

完全克隆西医模式。西医的课程包括通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三块;从教学安排来看,分为课堂、见习、实习。我们的中医教育是怎样的?过去都是口口相传,甚至传男不传女。现在人为地把中医理论体系割裂了,模仿西医的模式分了很多学科,这是为适应高等教育的需求而做的,但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变了味道,失去了中医的本来面目。

多数教材质量不高。现在很多出版社都在组织专家编教材,教材是越编越厚,错误也越来越多,编的人不讲课,讲课的人没资格编教材,所以现在的教材充其量就是一本参考书。我刚从南方医科大学到广州中医药大学任职的时候,找了一套中医教材,但实在看不下去,因为可读性真的不强。

对中医的传承不够。很多中医院校把中医四大经典的课时压缩得越来越少,教学安排上以西医先入为主,今天安排的是西医相关课程,明天是中医的课程,“频道”换得太快,常常让学生无所适从。这种情况下,中医思维就很难形成了,更谈不上辨证施治。

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国外医学专业招的都是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我到韩国的韩医科大学,他们计划招一个学生,会有100多个人来报名,而且都是大学毕业才来考韩医。在中国,学医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高校也分了一本、二本、三本,大家的生命以后能否托付给这样的医生?这值得我们思考。

学中医者不爱中医。某所中医药大学曾做过调查,学生刚进大学的时候,问他们信不信中医,有70%的人答案是肯定的;毕业时再回过头来问,只有30%的人给出肯定的回答。所以,中医人一定要自信、自强,首先我们自己要相信中医;但不能盲目自大,中医并不能包治百病。

中医教育杂音该摒除

中医药教育的出路在哪里?我认为一定要归于中医药的本质。

首先,改变目前的培养模式。从2012年开始,我校成立了深圳临床医学院,并招收中医学五年制(深圳创新班)学生。学生在校本部学习两年,第三年进入医院实行一对一地跟师学习,上午查房,下午进行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积极性也很高。他们的理论课没有变,实践时间却增加了一倍多。

其次,要重构教材体系。现在中医的教材重复率太高,西医也有重复,但是很少。尽管现代中医大夫一定是中、西两套本领都会才合格,但我有一个设想:回归真正的中医教育。就学四大经典行不行,那是不是应该以中医为重?而西医知识要学什么也要恰到好处,学多了就变成西医了。

第三,处理好现代教育与师承教育的关系。完全靠师承解决不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而完全靠现代教育又培养不出真正合格的中医大夫,我认为两者不可偏废其一。照现在情况发展下去,我担心若干年后,现在的“中坚”中医不能行医,还有没有会用中医思维开处方的人。

第四,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老师的中医功底一定要深厚,才能讲好中医课。目前,几乎所有中医药大学都面临高水平师资严重缺乏的问题。关于中医师资队伍的建设,我也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呼吁过了,他们也引起了重视。我们曾办了一个青年教师培训班,找全国最好的老师来讲课,参加的教师积极性很高,效果也很好。建立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谈何容易?一位中医大师的成长需要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而且还不一定能真正掌握中医的精髓,因此师资培养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青春期男孩骨骼疼痛损伤率高

上一篇:

一周3杯含糖饮料女性易患乳腺癌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