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大学校长为中医学子解惑释疑——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学好中医

2018-12-10 19:04:23浏览:96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何清湖困惑1:西医已成为世界的主流医学,中医历经了五千年的历史,有些东西是传统的,有些东西已过时,里
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何清湖
 

困惑1:西医已成为世界的主流医学,中医历经了五千年的历史,有些东西是传统的,有些东西已过时,里面不乏糟粕,那还学中医干什么?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西医已成为世界的主流医学。西方医学更多的是用还原分析的方式,从系统、器官、细胞、分子到基因,用另外一种世界观与方法论来认识人体、健康与疾病,它代表了医学的发展,在防病治病的过程中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而中医作为一个学科,其理论体系构建于两千年前,其以不同于西方医学的思维方式、哲学基础来认识人体、健康和疾病,它更多的是采用系统、整体的方式及恒动观、辨证的思维方法。

毋庸置疑,中西医两种医学模式都不是完整的医学,二者应当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所以,我国现行的卫生政策是中西医并重,鼓励发展西医,也鼓励发展中医,甚至鼓励中医与西医相互交流。基于此,现代中医人才不但要学好中医,也要掌握足够多的西医基础理论和诊病、防病、治病的能力,这就构成了中医类大学现在的人才培养体系。每一个人通过不同学科的学习、应用,都是从不同侧面来探索医学问题,所以我觉得中医不该排斥西医,西医也不应该排斥中医,我们要科学地、客观地评价中医与西医之间的优势与不足。

困惑2: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既然是经验医学,我们还学理论干什么,直接跟名师就行了;还办什么高校,直接跟名师看病抄方,当一个医生不就可以了吗?

的确,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它不但有经验医学的属性,同时也是一门知识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医学学科。一个学科应该有它的理论,它的临床,中医理论来自临床,这些理论恰恰又对临床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若想做一位优秀的医生,必然掌握中医基本理论,才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在临床中更加自觉地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去指导诊疗活动。所以,它不是简单的一个祖传秘方,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传承,我们应该这样来讲,要扎实地巩固整个中医基本理论体系,就要在大学的教育中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要强化理论的学习。

特别在大学阶段,很多同学急于求成,说“我怎么快大学毕业了,还不能当一个好医生呢”。我们从来没有讲过,在大学五年时间里就培养出一位好医生,我们只是想通过五年的培养,让他们能够学好中医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做好准备。

医学教育包括中医教育都是终身教育。中医人才的成长周期是比较长的,所以我们应遵循中医这个学科本身的规律去培养人才。单方、验方也好,民间独特的诊疗技术也好,都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决不能取代中医理论体系的学习。

困惑3:现在中医学科体系的构建基本上是参照西医的思维模式,21世纪的今天,有很多的网络语言、不同国家的语言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什么我们还要学两千年以前的《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呢?

我们要学两千年以前的《黄帝内经》,学东汉时期成书的《伤寒杂病论》,还要学叶天士的《温热论》、吴鞠通的《温病条辨》,这些恰恰是由中医这个学科的属性决定的。《黄帝内经》构建了中医的基本理论体系,《伤寒杂病论》确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而我们中医治病最有利的武器是方剂,《伤寒杂病论》载113方,《金匮要略》262方,除去其中的重复方,合计大概300方,且一直沿用至今。温病学则进一步升华、补充了张仲景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如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在大学学习中医经典是很有必要的,甚至会终身受用。这些经典为中医理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确立了中医临床辩证思维方法,为我们的临床诊疗提供了丰富的武器。很多经典条文,当做到熟能生巧的时候,背诵时达到“医者意也”境界的时候,在临床中能将其理论升华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些条文还具有很鲜活的能量,富有巨大的生命力。

困惑4:在大学本科期间学经典,研究生教育也要学经典,到了博士还得学经典,甚至正高职称以上的人还在学经典,到底如何学习和研究经典呢?

在大学本科阶段学经典,更多的是理解医理。本科阶段鲜少能把这些经典全部学完,所以要把重要的条文、文字、医理搞清楚,练好童子功;大学阶段最强调的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所以在大学阶段学习经典更多的是理解、背诵、熟悉的过程。

学中医会背书、能背书是基础,而且要在理解的前提下去背诵。我们提倡趁年轻的时候多背诵条文,尤其是重要的条文。到研究生阶段,应进一步熟悉经典,而且要善于利用经典,将它辩证地进行思考;利用经典理论,利用经典所确定的辩证思维方法,“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把经典的方子运用于临床。这个阶段强调的是经典、临床紧密结合,特别是中医学专业的同学要能够把经典变为临床中活生生的条文。

博士阶段该如何学经典呢?博士阶段应该把经典变成科学研究的活水源头。同时,我们要对经典加以升华与研究,所以博士更强调的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更多的是得益于她在其研究过程中,从经典里面汲取营养,获得灵感,受益于《肘后备急方》“青蒿绞汁截疟”的原文。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冬食补品八注意

上一篇:

22岁女子 被查出宫颈癌中期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