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糖友饮食别陷误区

2018-12-07 10:20:04浏览:39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误区一:粥可当主食有人想控制食物的摄入量,但又禁不住饥饿,就想到了喝粥。殊不知,煮熟、煮烂的食物以及含水多的食物容易

  误区一:粥可当主食  有人想控制食物的摄入量,但又禁不住饥饿,就想到了喝粥。殊不知,煮熟、煮烂的食物以及含水多的食物容易被消化吸收,血糖升高的速度也快,也就是说喝稀粥后血糖升高的速度远比吃米饭、馒头、窝头、杂粮饼等要快,所以有人说喝稀粥如同喝糖水。

  误区二:多吃豆腐  有人认为豆制品不含糖,多吃点没问题。但豆制品在体内还是会转化为糖,只不过转化速度较慢(大约需3个小时)而已。特别是老年人和糖尿病病程较长者大量食用植物蛋白,会造成体内含氮废物过多,加重肾脏负担。

  误区三:不吃水果  很多患者“谈果色变”,自从患病后对水果很少问津。其实有些水果含糖量比较低,如苹果、梨含糖只有10%~14%。所以水果可以吃,但要适量。对于那些餐后血糖低于10毫摩尔/升的患者来说,每日可以吃1个苹果或梨,但要放在两餐之间吃,并将水果的热量计算在总热量之内。

  误区四:无糖食品没有糖 自然界有很多甜的物质,如甜叶菊、阿拉伯糖、木糖醇、果糖以及阿斯巴甜均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的甜味剂。市场上出售的无糖月饼、无糖酸奶多以木糖醇作为甜味剂。这些甜味剂可增加食品的甜度,但不增加食品的热量。不过这类食品中的面粉等仍可转化成葡萄糖,食用时应想到这一点,不可被无糖二字所迷惑。另外,阿斯巴甜又称蛋白糖,系两种氨基酸缩合而成,制作时不能加热。

  误区五:副食和干果可以多吃 肉、蛋、鱼虽然含糖量不高,却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也可转变成葡萄糖,因此多吃也会升高血糖,只是比主食迟缓一点。糖尿病患者早餐吃一个鸡蛋,睡前喝一袋奶,这样对于平衡昼夜之间的血糖是有益的。坚果类(如花生、瓜子、核桃、杏仁等)不含糖,所以成为很多患者的消遣食品。但其油脂含量高、热量大,100克该类食物可产生相当于200克主食所产生的热量,而且会转变成葡萄糖,因此应限制坚果类食物的摄入。如果每天吃15克花生米(约20粒),那么,炒菜时就应少放1汤匙油。

  误区六:少喝水 糖尿病患者有多饮、多尿症状,部分患者认为多尿是由多饮水造成的,所以尽管很渴也坚持少喝水,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多饮是因为葡萄糖从尿液排出时带走了大量水分造成的,是多尿引发了多饮症状的出现。所以糖尿病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伴有水肿除外)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或对喝水加以限制,而是要主动多喝水,否则会引起脱水或高黏血症。

  (陈小飞  冯立中整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软硬兼抓 实现职工医院突破

上一篇:

神户牛肉没那么神乎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