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土地调查条例》系列解读之三

2018-12-19 20:06:05浏览:95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真实、准确和及时的土地调查数据,是治理国家之基础,科学决策之依据。《土地调查条例》作为保障土地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真实、准确和及时的土地调查数据,是治理国家之基础,科学决策之依据。《土地调查条例》作为保障土地调查工作依法规范实施的专门性法律法规,为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土地调查,保 障土地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提供了法律保障。《条例》的贯彻实施,必将为更全面、彻底地摸清我国土地家底创造条件,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坚强的法律支撑。


  多年来,我国土地调查成果不仅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建设用地审批、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提供了第一手基础资料,促进了国土资源的科学管理,土 地数据还成为国家严格土地监管、有效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基础依据。土地调查为各级人民政府管理决策和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党的十七大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土地调控,当前尤其要针对“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要求,加强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协调,增 强土地调控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优化结构。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是从我国特殊国情出发的重大管理创新。保障土地调查工作有法可依、规范实施,是 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有效与否的一件大事。只有获取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国土资源管理才能够充分履行参与经济宏观调控的职能,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平稳运行。通过土地调查,准确掌握耕地现状,及 时监督各地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状况,才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基础信息支持,落实好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通过土地调查,进一步查清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状况,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才 能够依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


  《土地调查条例》非常明确地提出,土地调查的目的,是全面查清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 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顺应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需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土地调查条例》明确,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调查时,应 当重点调查基本农田现状及变化情况,包括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


  我们相信,随着《土地调查条例》的贯彻实施,土地调查将更加规范有序,成果更加丰富全面,必将为严把土地供应“闸门”、严格保护耕地提供更有力的基础和保障,为参与宏观调控、促 进科学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风险负担与违约责任

上一篇:

司法行政机关信访工作办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