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广东化州市大力实施“四化”工程 奋力打造新时代水产养殖大市

2019-01-31 19:22:16浏览:205评论:0 来源:澎湃新闻   
核心摘要:化州市是水产养殖大市,先后获得“广东省发展淡水渔业先进单位”、“全省淡水渔业先进市”的荣誉称号。水产养殖主要以罗非鱼为主
化州市是水产养殖大市,先后获得“广东省发展淡水渔业先进单位”、“全省淡水渔业先进市”的荣誉称号。水产养殖主要以罗非鱼为主。罗非鱼养殖已发展成为农民的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途径。目前全市“省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场”4家,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3家,水产品无公害产地认定企业12家,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达2500多亩,备案面积9万多亩。省级水产良种场1家,在建国家级罗非鱼良种场1家,在建省级罗非鱼良种场2家。先后引进了广东雨嘉、广东新海、广东环球、茂名鸿业等罗非鱼切片加工厂,还争取茂名市贴息贷款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年加工罗非鱼切片达7万吨,加工产值6.4亿元,产品远销欧盟和美国等地区。我市欧帝玛生物有限公司、百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罗非鱼鳞、鱼皮等副产品加工鱼鳞明胶、胶原蛋白,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初步形成了罗非鱼养殖,切片加工,生物制品深加工的产业链。2017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12万亩,其中罗非鱼养殖面积达到9.7万亩,产量达8.1 万吨,约占茂名市罗非鱼产量的1/2,占全省的1/6,占全国的1/12,产值达7.2亿元。
  ● 历史沿革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我市开始引进莫桑比克罗非鱼(非洲鲫)养殖,当时亩产量位居全国之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非洲鲫养殖成为我市罗非鱼养殖的主要品种,尽管这种鱼的产量较低,亩产约300斤,但容易养殖,几乎不用投料,靠肥水养殖,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解决人民群众食肉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八十年代末期,市委市政府提出“五大种、五大养”的发展战略,在杨梅镇木坪村委会沙路村对低洼水浸田进行改造。到九十年代初期,我市水产渔业主管部门建成了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开始大面积推广,第一次从番禺引进奥尼鱼。这种鱼具有抗病力强、抗逆性好、容易养殖等特点,并开始大批使用投料养殖,亩产大大提升。沙路村也因养殖罗非鱼从“贫穷村”迅速跃为杨梅镇“富裕村”,家家户户都建起了钢筋水泥红砖楼房,当地人称之为“罗非鱼楼”。罗非鱼养殖带来的良好经济效益,大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养殖热情,纷纷投资养殖罗非鱼,全市也因此迅速掀起罗非鱼养殖热潮。后来吉富罗非鱼进入我市市场,由于生长速度快,也受到部分养殖户的青睐。经过多年的选种选育,目前全市主要养殖奥尼罗非鱼、吉富罗非鱼和新吉奥罗非鱼三个系列罗非鱼品种。
  ● 展望未来
  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巩固水产养殖大市地位,积极实施“四化”工程,奋力打造新时代水产养殖强市。
  规范化。我市正在编制《化州市2018年至2030年养殖水域滩涂规划》,规划完成后,将划分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水产养殖场将会迎来一个整改规划的时期,我市的水产养殖也将走上更规范的发展道路。此外,随着环保和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严,对企业的养殖行为也做出严格的规范,确保养出来的水产品是健康的。
  科技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市将加大水产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未来的水产养殖也将投入更多的科技元素,比如自动增氧、自动投料、水质动态监测、循环水等。
  多元化。罗非鱼是我市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产量和产值都占95%以上。当前,我市已有部分养殖户开始尝试养殖笋壳鱼、澳洲小龙虾、长江鲩等新品种,而且小有规模,价格也比罗非鱼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我市水产养殖也会逐渐呈现以罗非鱼养殖为主,其他新品种为次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产业化。进一步利用罗非鱼产业的优势,发展深加工产业,不断壮大罗非鱼品牌和提高附加值。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太湖从2月1号起封湖禁渔 核心区全年禁捕

上一篇:

刀鱼禁捕令下月初施行 海刀湖刀乘虚而入开始走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