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巧解“白色污染”还要靠科技 南疆多地实现无膜种植棉花

2018-11-11 21:12:38浏览:98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众所周知,棉花是世界上最为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具有产量大、生产成本低等特点。而在棉花种植过程中,为了稳定土壤水分、改善土壤
众所周知,棉花是世界上最为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具有产量大、生产成本低等特点。而在棉花种植过程中,为了稳定土壤水分、改善土壤养分状况,进而提高产量,常常会覆盖地膜。但是,地膜的覆盖难免会造成污染,尤其是“白色污染”。因此,想要巧解“白色污染”,当然还要靠科学技术。据消息称,2017年9月底,在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的中国工程院沙雅院士专家工作站,50亩无膜棉花试验田里挂满了白花花的棉朵。现场专家介绍,喻树迅带领他的研究团队,通过连续7年在南疆多地的试验示范实现了棉花的无膜种植。 巧解“白色污染”还要靠科技  南疆多地实现无膜种植棉花
图:棉花种植   种棉花不覆地膜,这在棉花人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但事实最有说服力!经过专家现场考察和测产,该示范田亩结铃数达7万多个,平均亩产量365公斤以上,高产地块亩产达400公斤,与大面积种植的地膜棉产量相当,呈现出早熟高产的特性。经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机构评价,该技术为彻底解决棉田残膜污染创新了具有颠覆性潜力的技术途径,关键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原来,在棉花播种的时候,会经常遇到低温冷害,直接影响棉花出苗。而在秋天收获季节,低温霜冻等不良天气,也会影响棉花产量和收获。针对这些问题,喻树迅发挥自己科研团队在育种方面的优势,与相关科研单位和企业联合试验、协同攻关,从选择新品种入手,培育出具有晚播兼具早熟的品种“中棉619”。   据了解,“中棉619”可以晚播种10多天,正好躲过了春天播种时的低温;由于具有早熟的特点,又巧妙地躲过了秋天收获时可能遇到的低温霜冻等不良天气。通过这些特点,实现了棉花种植不再需要覆盖地膜的目标。在南疆地区无膜种植棉花,出苗率和成苗率是决定是否可行的关键因素。“中棉619”通过丰产、特早熟、耐盐碱、耐低温的四亲本聚合杂交选育而来,兼具了特早熟、耐盐碱、耐低温等优点,适合在温差大、盐碱重、长日照的南疆地区进行无膜种植。 巧解“白色污染”还要靠科技  南疆多地实现无膜种植棉花
图:棉花种植   “中棉619”在南疆地区无膜栽培条件下生育期约120天,相比于地膜覆盖棉花,可推迟10天左右播种,能有效避免早春时期冷害对棉花的伤害。耐盐碱、耐低温的特点,让这一品种在无膜覆盖条件下也能够快速萌发出苗,其出苗率和成苗率与覆膜条件下的出苗率和成苗率无明显差异,不会因出苗率和成苗率影响棉花产量。   喻树迅院士研究团队专家介绍,为实现无膜棉综合技术的配套,针对无膜种植和生长特性,利用精量播种技术实现一播全苗,可省去间苗、定苗等管理过程;添加了穴播器拨片装置,避免了由于无膜覆盖导致的穴播器堵塞;为有效保温、保水、保墒,进一步加强出苗率和成苗率,将穴播器播种深度增加为3.5厘米(比地膜棉深播0.7厘米),同时将滴灌带浅埋于土下2—3厘米,实现滴灌带的固定和有效灌溉,避免风害。依据无膜棉田间生长情况,适当提高了种植密度,每公顷种植株数增加了4.5万株,在保证棉花产量的同时减少了用药量,既节约成本,也可保护环境。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辽阳市进一步加大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力度 加快农业发展步伐

上一篇: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 农业科技重要性更加凸显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