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智能农业正在重新定义着“农耕技艺”的内涵

2018-11-11 21:20:40浏览:3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我国有悠久的农耕文明,耕地面积广大,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们要根据气候、
我国有悠久的农耕文明,耕地面积广大,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们要根据气候、土壤以及作物等的情况来进行作业。随着农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现在越来越多智能技术正在逐渐应用到传统农业中,正在重新定义着“农耕技艺”的内涵。 智能农业正在重新定义着“农耕技艺”的内涵
智能农业正在重新定义着“农耕技艺”的内涵   2018年,依托“天空地数字农业技术集成示范”项目,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和黑龙江省农科院遥感技术中心在黑龙江现代农业示范区联合共建了“东北大田规模化种植数字农业试验示范区”,重点开展了遥感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农业技术的基础设施、硬件装备、软件系统和公共平台建设,打造了集科研、中试、转化、培训和展示功能于一体的“天地空”现代数字农业示范基地。   中国农业科学院智慧农业首席科学家吴文斌研究员告诉记者,目前农业已经进入到了4.0时代,“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信息采集方式将引领农业的发展。其中的“天”,即卫星遥感数据采集;“空”,即无人机遥感数据采集;“地”,即地面物联网数据采集。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的信息采集技术与装备,实现对农业数据的感知和诊断,并最终实现精准化种植和智能化管理。   在示范现场,智慧农业团队专家演示了适宜于东北规模化种植天空地一体化的智能感知技术与装备、农业生产智能诊断技术与平台、农田智能和自主作业系统等现代农业手段。尤为引人注意的是一台黄色的三角形机器人。它身高不足1米,但却能在长势茂盛的玉米试验田里穿行自如,实现在线环境识别与监测,并能自行规划路径、智能避障。这台机器人就是由中国农科院智慧农业团队研发的农业智能感知机器人。“只需要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进行遥控,就可以实现农业大田种植信息的智能采集、智能分析与决策、智能农机作业等全过程管理的技术解决”,吴文斌表示,“这就是未来农业的主要形态。” 智能农业正在重新定义着“农耕技艺”的内涵
智能农业正在重新定义着“农耕技艺”的内涵   “下一步,智慧农业团队将继续加大研发力度,使这些技术在黑龙江省属地化过程中创新,尽早实现中试、推广和转化,并最终实现天空地数字农业产业化,推动黑龙江省数字和智慧农业的进程,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天空地数字农业技术集成示范”项目黑龙江省东北大田示范区负责人,黑龙江省农科院刘述彬研究员对精准农业在黑龙江省的发展信心满满。         智慧农业的发展,能够帮助农民更好的应对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难题,能更准确的实行作业操作,降低人工劳动成本投入,提高了种植效率与效益,推进农业发展,在环境保护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科技攻关为重心激发苹果产业新活力

上一篇:

安徽岳西:科技帮助当地发展山区生态型蔬菜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