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农药喷施技术新突破:喷药型植保机器人

2018-11-11 21:20:59浏览:87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我国传统的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量大,而不规范的使用与操作也常常给种植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长时间从事农药
我国传统的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量大,而不规范的使用与操作也常常给种植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长时间从事农药喷洒工作容易使农药在人体内累积从而导致慢性中毒,农药隐患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难题。目前,在农药喷施技术上有了新突破,安徽合肥多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秦广泉研发出了专门用于农药喷施的植保机器人。 农药喷施技术新突破:喷药型植保机器人
植保机器人         人工打药腰疼胳膊酸,还有安全隐患;人力驾驶喷药机压苗率高,水田难通行……安徽合肥多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秦广泉研发了一款专门用于农药喷洒的植保机器人,通过远程操作控制,轻松解决了这些问题。   “农药喷洒是中国也是世界农业生产的难题。”秦广泉谈起研发初衷时说,“耕地、种植、收割都已实现机械化,唯独喷药环节没有实现,喷药又是农业生产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他下定决心研发喷药设备。   但是,大规模喷药设备在国内尚属空白,秦广泉无经验、无模型可借鉴。“法国、德国、意大利,我都去考察过,最终发现他们的设备在国内都不适用。”秦广泉说,国外成片耕地面积大,农业设备体积也很大,在中国不适用,容易轧苗毁田。   “2012年公司成立之初的研发方向是利用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但经过一段时间研发,无人机在安全、可靠、适用方面都不适合农业机械的发展要求。”秦广泉果断放弃,并重新确立了地走式机械研发方向。在众人并不看好且无任何经验可寻的情况下,秦广泉花费3年时间,凭着不服输的精神,用成果回应了质疑。   在合肥市包河经开区互联网产业园,经济日报记者看到秦广泉正在现场“解锁”植保机器人的“智慧密码”。演示中,在遥控指挥下,机器人张开双臂,行进的同时将农药均匀喷洒,前进后退、转弯爬坡,如履平地。   “传统人工喷药,农药和人无法分离,容易造成人员中毒。同时,工作效率低,农药利用率较低下。”秦广泉告诉记者,植保机器人解决了上述问题。   记者了解到,人远隔1公里外也可遥控指挥植保机器人,避免农药伤害;机器人装备锂电池,一次充电最多可工作2至5小时;一台机器人一小时可以喷洒50多亩水稻田,相当于几十个劳动力工作量,使规模化喷洒成为可能。 农药喷施技术新突破:喷药型植保机器人
植保机器人   该机器人最大的优点是几乎不会轧苗。“农业设备体量都较大,以轮子为例,如果不宽就容易下陷打滑,宽了又容易轧苗。”秦广泉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一方面创新性地将轮子窄化,一方面思索将机器轻量化,最终做出的产品,其轮子最窄只有1厘米。此外,秦广泉还针对机器人转弯进行了专门设计,通过腰转配合轮转的方式让4轮机器人在转弯时只形成两条压痕,完美解决了下陷和轧苗两难问题。   不限于喷药机器人,多加农业公司研发的10多款产品已申报150多项专利,并拥有我国首个遥控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定型证书和首个遥控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推广证书。   秦广泉的目标是到2020年公司实现产值2亿元,并顺利进入资本市场。“为此,我们将在巩固既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市场份额,尽己所能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向高科技、高质量转变。”秦广泉说。   如今,秦广泉已成为安徽省重点领域高层次人才、安徽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和合肥市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领军人才。今年3月,秦广泉带着遥控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登上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的展台,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受邀参展的智能植保机械生产厂家。     秦广泉所研发的专门用于喷施农药的植保机器人是我国的先例,此项技术不仅能降低农药安全隐患,避免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而且还能提高种植效率和农药的利用率。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马铃薯催芽技术新突破:马铃薯种薯纳米促芽剂

上一篇:

我国芝麻生产机械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