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麦栗凹胫跳甲

2018-11-28 10:40:26浏览:11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麦粟凹胫跳甲学 名】:Chaetocnema ingenua (Baly)属鞘翅目,叶甲科。别名粟胫跳甲、谷跳甲、糜子钻心虫、粟卵形圆虫,俗称土
麦栗凹胫跳甲

【麦粟凹胫跳甲学 名】:
Chaetocnema ingenua (Baly)属鞘翅目,叶甲科。别名粟胫跳甲、谷跳甲、糜子钻心虫、粟卵形圆虫,俗称土跳蚤、地蹦子、麦跳甲等。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内蒙古、新疆、河南、湖北、江苏、福建等地。

【麦粟凹胫跳甲害 主】:粟、糜子、小麦、高粱、水稻等。

【麦粟凹胫跳甲为害特点】:以幼虫和成虫为害刚出土的幼苗。幼虫为害,由茎基部咬孔钻入,枯心致死。当幼苗较高,表皮组织变硬时,便爬到顶心内部,取食嫩叶。顶心被吃掉,不能正常生长,形成丛生,华北群众叫作“芦蹲”或“坐坡”。成虫为害,则取食幼苗叶子的表皮组织,吃成条纹,白色透明,甚至干枯死掉。发生严重年份,常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

【麦粟凹胫跳甲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5—3mm,宽1.5mm。体椭圆形,蓝绿至青铜色,具金属光泽。头部密布刻点,漆黑色。触角11节,第3节长于第2节,短于4、5节。前胸背板拱凸,其上密布刻点。鞘翅上有由刻点整齐排列而成的纵线。各足基部及后足腿节黑褐色,其余各节黄褐色。后足腿节粗大。腹部腹面金褐色,可见5节,具有粗刻点。卵长0.75mm,长椭圆形,米黄色。末龄幼虫体长5—6mm,圆筒形。头、前胸背板黑色。胸部、腹部白色,体面具椭圆形褐色斑点。胸足3对,黑褐色。裸蛹长3mm左右,椭圆形,乳白色。

【麦粟凹胫跳甲防治方法】:
(1)适期晚播,躲过成虫盛发期可减轻受害。(2)间苗、定苗时注意拔除枯心苗,集中深埋或烧毁。(3)谷子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2%的35%映喃丹胶悬剂或50%甲基1605乳油或50%甲胺磷乳油拌种。(4)播种时,每667m2用3%呋喃丹颗粒剂2kg处理土壤。(5)在谷子出苗后4—5叶期或谷子定苗期喷洒5%氯氰菊酪乳油2500倍液或5%来福灵乳油2500倍液、2.5%溴氰菊酪乳油3000倍液,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75L。(6)也可喷撤2.5%敌百虫粉剂或1.5%1605粉剂或3%速灭威粉剂,每667m2 1.5—2kg。(7)用3%甲胺磷粉剂每667m2 2kg,拌细土15kg撒在谷株附近。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红缘灯峨

上一篇:

玉米大螟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