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小麦叶蜂

2018-11-28 10:40:31浏览:83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小麦叶蜂学 名】:小麦叶蜂(Dolerus tritici Chu),别名有齐头虫、小粘虫、青布袋虫,膜翅目,锯蜂科。为害大麦、小麦。 【小
【小麦叶蜂学 名】:小麦叶蜂(Dolerus tritici Chu),别名有齐头虫、小粘虫、青布袋虫,膜翅目,锯蜂科。为害大麦、小麦。
小麦叶蜂

【小麦叶蜂为害特点】:
麦叶蜂以幼虫为害麦叶,从叶边缘向内咬成缺刻,重者可将整叶全部吃光。

【小麦叶蜂形态特征】:成虫 体长8~9.8毫米,雄体略小,黑色微带蓝光,后胸两侧各有—白斑。翅透明膜质。卵 肾形扁平淡黄色,表面光滑。幼虫 共5龄,老熟幼虫8毫米,圆筒形,胸部粗,腹部较细,胸腹各节均有横绉纹。蛹 长9.8毫米,雄蛹略小,淡黄到粽黑色。腹部细小,末端分叉。大麦叶蜂,各虫态基本与小麦叶蜂相似,只成虫中胸黑色,盾板两侧赤褐色。

【小麦叶蜂发病规律】:麦叶蜂在北方麦区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土中20厘米深处越冬,翌年3月气温回升后开始羽化,成虫用锯状产卵器将卵产在叶片主脉旁边的组织中,成串产下。叶面上出现长2厘米,宽l厘米突起。每叶产卵1~2粒或6—7粒。卵期10天。幼虫有假死性,1一2。龄期为害叶片,3龄后怕光,白天伏在麦丛中,傍晚后为害,4龄幼虫食量增大,虫口密度大时,可将麦叶吃光,一般4月中旬进入为害盛期。5月上中旬老熟幼虫入土作茧休眠至9、10月才脱皮化蛹越冬。麦叶蜂在冬季气温偏高,土壤水分充足,春季气温温度、土壤湿度大适其发生,为害重。沙质土壤麦田比粘性土受害重。

【小麦叶蜂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在种麦前深耕时,可把土中休眠的幼虫翻出,使其不能正常化蛹,以致死亡,有条件地区实行水旱轮作,进行稻麦倒茬,可消灭危害。
?2、?药剂防治??发生数量多时,可以药剂防治。由于麦叶蜂幼虫在3龄前抗药能力较弱,所以此时用药效果较好。选用4.5%高效氯氢菊脂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均匀喷雾。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玉米黏虫

上一篇:

红缘灯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