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麦叶螨

2018-11-28 10:42:21浏览:57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麦叶螨主要有两种:麦圆叶爪蟠(Penthaleusmajor)和麦岩螨(Petrobialatens)。麦圆叶爪螨分布在我国北纬29一37地区;麦岩螨分


麦叶螨主要有两种:麦圆叶爪蟠(Penthaleusmajor)和麦岩螨(Petrobialatens)。麦圆叶爪螨分布在我国北纬29°一37°地区;麦岩螨分布在北纬34°一43°地区。有些地区两者混合发生、为害。以成、若虫吸食麦叶汁液,受害叶上出现细小白点,后麦叶变黄,麦株发育不良,植株矮小,严重的全株干枯。

【形态特征】

麦圆叶爪螨:成虫体卵圆形,黑褐色,足、肛门周围红色。卵椭圆形,初暗褐色,后变浅红色。若螨共4龄,1龄幼螨,3对足,初浅红色,后变草绿色至黑褐色;2龄、3龄、4龄若螨4对足,体似成螨。麦岩螨:成虫体纺锤形,两端较尖,紫红色至褐绿色;4对足,其中l、4对特别长。卵有2型:越夏卵圆柱形,卵壳表面有白色蜡质;非越夏卵球形,粉红色,表面生数十条隆起条纹。若螨共3龄。

【发生规律】

麦圆叶爪螨一年发生2一3代,即春季繁殖1代,秋季1一2代,完成1个世代46一80天,以成、若虫和卵在麦株及杂草上越冬,冬季几乎不休眠,耐寒力强,翌春2、3月越冬螨陆续孵化为害。3月中下旬一4月上旬虫口数量大,4月下旬大部分死亡,成虫把卵产在麦茬或土块上。10月越夏卵孵化,为害秋播麦苗。喜潮湿,多在上午8一9时以前和午后16一17时以后活动。多行孤雌生殖,每雌产卵20多粒;春季多把卵产在小麦分蘖丛或土块上,秋季多产在须根或土块上,多聚集成堆,每堆数十粒,卵期20一90天,越夏卵期4一5个月。生长发育适温8一15℃,相对湿度高于70%,水浇地易发生。

麦岩螨一年发生3一4代,以成虫和卵越冬,翌春2一3月成虫开始繁殖,越冬卵开始孵化,4一5月田间虫量多,5月中下旬后成虫产卵越夏,10月上中旬越夏卵孵化,为害秋苗,喜干旱,白天活动,以下午15一16时最盛,遇雨或露水大时,即潜伏麦丛或土缝中不动。完成一个世代需24一46天。多行孤雌生殖。把卵产在麦田中硬土块或小石块及秸秆或粪块上,成、若虫亦群集,有假死性。

【防治方法】麦收后及时浅耕灭茬;冬春进行灌溉,及时清理田边杂草。主要抓好发生初期的防治,可以有效的控制叶螨的为害。

在小麦苗期,田间麦叶螨发生初期,可用下列杀虫剂:20%哒螨灵乳油20一4Oml/亩;40%三唑磷乳油30-40ml/亩;1.8%阿维菌素乳油10一20ml/亩,对水40-50kg均匀喷雾。

小麦拔节后气温开始回升,田间麦叶螨大量发生期,可以用下列杀螨剂或杀虫剂: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0一20g/亩;73%炔螨特乳油30一50ml/亩;1.8%阿维菌素乳油10一20ml/亩;1.5%噻螨油50一66ml/亩;40%三唑磷乳油40一50ml/亩;25%氰戊菊醋·氧乐果乳油10一15ml/亩;20%马拉硫磷·辛硫磷乳油45一60ml/亩;40%氧乐果乳油100ml/亩;50%马拉硫磷乳油10一15ml/亩,对水40一50kg均匀喷雾,可有效地防治麦叶螨。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玉米虫害的种类和防治

上一篇:

玉米钻心虫 冬季巧防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