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小麦孢囊线虫的防治方法

2018-11-28 10:45:22浏览:78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小麦孢囊线虫,对小麦危害很大,一般可使小麦减产20%-30%,发病严重的地块减产可达70%,甚至绝收。建议农民朋友高度重视该病
   小麦孢囊线虫,对小麦危害很大,一般可使小麦减产20%-30%,发病严重的地块减产可达70%,甚至绝收。建议农民朋友高度重视该病,发现病情后及时展开防治。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小麦孢囊线虫的防治方法

小麦孢囊线虫

  小麦孢囊线虫病症状
  小麦受害后,从苗期稻成熟均能表现出症状。受害幼苗主要表现分蘖粗肿,叶片皱褶卷曲;抽穗前后的病株,除叶片皱褶卷曲外,还表现叶鞘松弛,茎秆肥肿弯曲,有时呈“Z”字形,在叶片上偶尔可见圆形突起的瘿瘤。线虫破坏子房,可形成虫瘿。虫瘿较麦粒粗短,因而致使病穗的颖壳及芒外张。虫瘿逐由绿色变为油绿色,最后呈栗褐色,且坚硬,内部充满白色絮状的休眠线虫。
  小麦孢囊线虫病病原
  小麦线虫病是由一种粒线虫侵染引起的。线粒虫卵粒长圆形,外被透明、具有韧性的卵壳;一龄幼虫先盘于卵壳内,后破卵壳而出,随机脱皮成二龄幼虫。二龄幼虫生长期长,抵抗不良环境能力强,在干燥的虫瘿内可存活十年左右。在幼嫩的虫瘿内可挑出成虫。雌虫体大且弯曲,头部有矛状吻针,后连食道。食道上有食道球和3个唾液腺;雄虫体小、卷曲不显着,尾部有膨大的翅状抱片。
  小麦孢囊线虫病发生规律
  种内夹带的虫瘿是引发病的主要原因。当虫瘿随麦种播入田间后,虫瘿吸水,二龄幼虫陆续爬出,以吻针刺穿芽鞘组织,钻至生长点附近营外寄生生活。小麦幼穗分化后,幼虫侵入子房,营内寄生生活,吸食子房内的营养,雌雄开始分化,交配产卵,致使子房的外壁组织变成处于的外皮。以二龄幼虫在虫瘿内休眠。随小麦收获脱粒,虫瘿又混杂于种子中。麦种夹带虫瘿量的多少与发病轻重有密切的关系,麦种含瘿率0.1-1%时,发病率可达2-19%。冬麦迟播,麦苗出土慢,有利于线虫侵染;夏季土壤干燥,有利于线虫虫瘿在内越夏。
  小麦孢囊线虫病防治方法
  实行植物检疫:无病区调进种子时,应严格检验;病区要建立无病种子田。
  汰选麦种:利用虫瘿比重轻的特点,进行清水选种,或用30-40%的粘土泥水选种,也用20%盐水或26%磷酸铵水选种。清水选种动作要迅速,随搅随捞,以免虫瘿吸水下沉,用盐水选种后,种子要用清水洗净。硫酸铵水选种后,如用石灰水浸种,也需洗净。还可利用种子和虫瘿形状、大小上的差异,进行机械汏除。选出的虫瘿,不要随意倒入粪肥或田间。有土壤传染的地区,可实行一年轮作。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弯刺黑蝽的防治方法

上一篇:

玉米榆四脉绵蚜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