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小麦秀夜蛾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2018-11-28 10:45:57浏览:82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小麦秀夜蛾分布比较广泛,多在东北、华北、西北、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及华东麦区,可造成小麦减产10%-20%,危害比较严重,幼虫
小麦秀夜蛾分布比较广泛,多在东北、华北、西北、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及华东麦区,可造成小麦减产10%-20%,危害比较严重,幼虫喜在水浇地,下湿滩地及豁壤土地块为害,3龄前钻茎为害,4龄后从麦秆的地下部咬烂入土,栖息在薄茧内继续为害附近麦株,致小麦呈现枯心或全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小麦秀夜蛾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小麦秀夜蛾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形态特征
  成虫头部、胸部黄褐色,腹背灰黄色,腹面黄褐色,前翅锈黄至灰黑色,环纹、肾纹白色至锈黄色,上生褐色细纹,边缘暗褐色,亚端线色浅,外缘褐色,缘毛黄褐色;后翅灰褐,缘毛、翅反面灰黄色。卵半圆形,初白色,3、4天后变为褐色。末龄幼虫体灰白色,色头黄色,四周具黑褐色边,从中间至后缘生黑褐色斑4个,从前胸后缘至腹部第9节的背中线两侧各具红褐色宽带1条。蛹棕褐色,2根尾刺,末端呈弯钩状。
  发生规律
  北方春麦区-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开始孵化,3龄前幼虫蛀茎为害,4龄后从麦秆地下部咬烂入土,继续为害,5月下至6月下旬进入为害盛期,老熟幼虫为害后于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化蛹,化蛹处多在被害株附近地下1-3cm土表。7月下旬至8月中旬进入羽化盛期,成虫盛发后随即进入产卵盛期。
  防治方法
  合理轮作,深翻土地除茬灭卵,集中烧毁可减少虫源。翻地深度超过15cm,翌年初孵幼虫大部分不能出土。在小麦3叶期浇水,这时正值初孵幼虫为害盛期,浇水后可减轻为害。除掉根茬,将麦根除掉集中烧毁,减少越冬卵量。灯光诱杀,在成虫盛发期,大面积设置20瓦黑光灯诱杀成虫在产卵之前。发生严重地区或田块,随播种施4%辛硫磷颗粒剂或0,5%硫环磷颗粒剂2-3kg/亩,对初孵幼虫防效80%以上。幼虫期可用8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灌根。
  这些就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小麦秀夜蛾的危害和防治方法,大家学会了吗?小编整理的这些知识对您种植您的小麦,让你秀夜蛾的危害有着很好的帮助,大家要记得仔细的学习一下,更好的种植您的小麦。想要学习更多的病虫害防治知识的话,记得关注我们的病虫害防治知识库。
山村网app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怎么防治斑青花金龟

上一篇:

怎么防治亚洲玉米螟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