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黑麦秆蝇防治方法

2018-11-28 10:46:42浏览:66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黑麦秆蝇,为双翅目,秆蝇科秆录属,寄主小麦、大麦、黑麦、燕麦及玉米等。山东淄博、河北坝上、山西、甘肃、宁夏、青海麦区
   黑麦秆蝇,为双翅目,秆蝇科秆录属,寄主小麦、大麦、黑麦、燕麦及玉米等。山东淄博、河北坝上、山西、甘肃、宁夏、青海麦区均较普遍。下面是黑麦秆蝇的防治方法:
黑麦秆蝇防治方法
   一、为害特点
  幼虫钻入心叶或幼穗中为害,受害部枯萎或造成枯心。在分蘖以前受害较重。通常一代为害春小麦幼苗,二代为害燕麦穗,三代为害冬麦。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1.8mm,全体黑色有光,较粗壮。前胸背板黑色。触角黑色,吻端白色,翅透明。股节黑色,财节棕黄色。卵白色长圆柱形,具明显纵沟及纵脊。末龄幼虫体长4.5mm,前端较小,末节圆形,其末端具短小突起2个。初孵幼虫象水一样透明,成熟时变为圆柱形,蛆状,黄白色,口钩镰刀状。蛹长3mm,棕褐色,圆柱形,前端生小突起4个,后端有2个。
  二、防治方法
  根据麦秆蝇发生为害的特点,防治策略及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必要的药剂防措的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①加强小麦的栽培管理因地制宜深翻土地,精耕细作,增施肥料,适时早播,适当浅播,合理密植,及时灌排等一系列丰产措施可促进小麦生长发育,避开危险期,造成不利麦秆蝇的生活条件,避免或减轻受害。
  ②选育抗虫良种有关科研单位、良种场和乡、村科研实验站,应加强对当地农家品种的整理和引进外地良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选择适应当地情况,既丰产又抗麦秆蝇、抗锈、抗逆的良种。对丰产性状好但易受麦拜蝇为害的品种,则需经过杂交培育加以改造,培育出适应当地生产需要的新良种。
  ③加强麦秆蝇预测预报,冬麦区在3月中下旬,春麦区在5月中旬开始查虫,每隔2-3天于10时前后在麦苗顶端扫网200次,当200网有虫2-3头时,约在15天后即为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是第一次药剂防治适期。冬麦区平均百网有虫25头,即需防治。
  2、药剂防治
  ①在越冬代成虫开始盛发并达到防治指标,尚未产卵或产卵极少时,据不同地块的品种及生育期,进行第一次喷药,隔6~7天后视虫情变化,对生育期晚尚未进入抽穗开花期,植株生长差,虫口密度仍高的麦田续喷第二次药。每次喷药必须在3天内突击完成。当麦秆蝇成虫已达防治指标,应马上喷撒2.5%敌百虫粉或1.5%乐果粉或105粉剂,每667㎡1.5kg。
  ②如麦秆蝇已大量产卵,及时喷洒36%克螨蝇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05乳油4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与40%乐果乳油1:1混合后对水1000倍液或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667㎡喷对好的药液50-75L,把卵控制在孵化之前。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玉米田地下害虫防治技术

上一篇:

玉米双斑莹叶甲的防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