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小麦蚜虫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2018-11-28 10:46:51浏览:49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小麦蚜虫是我国小麦的重要害虫之一,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但近年来出现的防治效果差。小麦蚜虫成蚜、若蚜刺吸麦株叶片、茎秆和
    小麦蚜虫是我国小麦的重要害虫之一,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但近年来出现的防治效果差。小麦蚜虫成蚜、若蚜刺吸麦株叶片、茎秆和嫩穗的汁液,使叶片出现黄斑或全部枯黄,生长停滞,分蘖减少,籽粒饥瘦或不能结实。小麦蚜虫不仅吸取植株汁液,影响作物发育,还能传播多种病毒病,可造成小麦严重减产。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小麦蚜虫的危害及防治方法等内容,供大家参考。

小麦蚜虫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一、主要危害
    1、吸取营养
    小麦蚜虫以成虫和若虫刺吸麦株茎叶和嫩穗的汁液危害小麦。麦苗前期受害可造成叶片发黄,影响生长,甚至枯黄而死;拔节至孕穗期受害影响抽穗;后期危害被害部分出现黄色小斑点,麦叶逐渐发黄,麦粒不饱满,严重时麦穗枯白,不能结实,甚至整株枯死,严重影响产量。
    2、影响光合作用
    小麦蚜虫大量发生时,蚜虫排出的蜜露,涂抹在小麦叶片及嫩穗上,严重地影响光合作用,造成小麦减产。
    3、传毒
    小麦蚜虫还能够传播小麦黄矮病,使小麦叶片变黄,植株矮小,影响产量,造成比吸食营养更大的损失。
    二、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合理调整作物布局,如春麦区不种冬麦,冬麦区减少高粱种植面积。调整播种时间,避开穗期蚜虫发生高峰期,使小麦抽穗成熟期相应提前或推后,以减轻蚜害。选用早熟品种,早熟品种由于生长发育较早,当麦蚜适温来临前,小麦生育期已临后期,可避过或减轻蚜虫危害。
    麦收后及时浅耕灭茬,结合深耕,可消灭麦地自生的麦苗和各种禾本科杂草,控制越夏蚜量。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冬灌和早春耙耱镇压。
    2、保护利用天敌
    蚜虫的天敌很多,其中对麦蚜控制作用较强的捕食天敌有各种瓢虫、草蛉、食蚜蝇和花蝽等;寄生性天敌有多种蚜茧蜂。这些天敌在麦田数量较多,当天敌数量与蚜虫数量比达1:150以上时,天敌可将麦蚜控制在防治指标以下,不必用药防治。因此,麦田要注意科学用药,选用对天敌安全的选择性药剂。
    3、化学防治
    春季是蚜虫适宜生长和为害的季节,且以麦长管蚜为主。温湿度对麦蚜发生消长起着主导作用。一般而言,温度在15~25℃ ,相对湿度40% ~80% 为麦蚜大发生的条件。从小麦生长发育期来看,抽穗前蚜量增长缓慢,抽穗后蚜量急剧上升,灌浆期至乳熟期蚜量达最高峰,灌浆期间蚜害对小麦产量损失最严重。因此,应抓住小麦扬花末期和灌浆初期及时防治麦蚜。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快杀灵乳油l000倍液、3%啶虫脒乳油l500倍液、2.5% 保得乳油2500倍液、5%高效大功臣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和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等。长期单一用药容易使麦蚜产生抗药性。因此,要合理安排、轮换用药。
    三、防治误区
    1、贻误最佳防治时期
    目前,对小麦蚜虫的防治存在着偏早或过晚的情况。见虫即施药,喷药次数相应增多,造成防治成本过高,同时造成蚜虫抗药性增强,进一步增加防治难度。防治过晚,蚜虫已经对小麦造成了一定的危害.蚜虫密度过大。如不能均匀施药,不能有效控制蚜虫的危害。
    2、选用药剂不当
    大多数农户在选用药剂时缺乏针对性,误认为毒性高的农药杀虫效果相对较好。高毒及中毒类农药一般为广谱性杀虫剂。在有效防治靶标害虫的同时。也会伤及天敌和一些有益生物种类如蜜蜂等,进而破坏整个农田的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人畜、水体、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同时,高毒农药的持效期短、残留高,临近收获期施药造成粮食农药残留超标,不利于人民的健康生活。此外,多数农民缺乏辨别真假农药的一些常规知识,如农药三证等,若不慎施用假药,既增加防治成本,又不能达到防病治虫的目的,给生产带来很大危害。
    3、施药技术不合理
    部分农民滥用农药,加之选用品种比较单一、施药频繁,导致该虫的抗药性大幅度提高,抗性增强后。农民只有进一步加大用药量和增加用药次数,因此,又会造成该虫的抗性进一步增强,也增加了防治成本。其次,施药时对水量普遍偏少,施药不均匀。尤其是小麦中后期田间密度大,很难触及叶背及茎秆处的蚜虫,遇到适宜的天气,易造成蚜虫的再猖獗。因此,在小麦的生育期内往往需要喷药2~3次。防治难、费用高是小麦蚜虫防治中存在的最大问题。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夏季防治玉米常见病虫害的方法

上一篇:

玉米田地下害虫防治技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