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小麦胞囊线虫病的防治措施

2018-11-28 10:46:56浏览:16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小麦胞囊线虫病,受害小麦幼苗矮黄,根分岔多而短,并稍膨大,根生长得浅并显著减少,后期被寄生处根侧鼓包、皮裂,露出面粉粒状
    小麦胞囊线虫病,受害小麦幼苗矮黄,根分岔多而短,并稍膨大,根生长得浅并显著减少,后期被寄生处根侧鼓包、皮裂,露出面粉粒状、先白色发亮后变褐发暗的胞囊。将挖取的细根,在空气中稍停几分钟后,胞囊更明显。

小麦胞囊线虫病
    一、分布与为害:
    小麦胞囊线虫病,是当前对小麦生产威胁性极大的病害。我国目前已知湖北、河北、山西、北京等地均有发生。由小麦胞囊线虫(heterofera avenae wollenweber)引起。此病仅发生于禾本科植物,主要为害小麦、大麦、黑麦和多数多年生和一年生禾本科杂草。
    二、发病规律:
    小麦胞囊线虫病为定居型内寄生性线虫病,整个为害阶段都在根输导组织处进行。初侵染源为病田土中孢囊内越冬的幼虫。幼虫由根尖侵入,而后活动到维管束中柱处,将头插入维管束,刺激头周围细胞成为巨形细胞。雌成虫后期,体躯急剧膨大,撑鼓根皮直至破裂,显露体躯于根表。以后颜色变深形成含大量卵粒的孢囊。孢囊可借流水、风力作远距离传播。一般与禾谷类作物连作发病重,轻沙质土比粘士发病重。
    三、防治方法:
    防治上应以利用抗性品种为主,结合农业措施,综合防治。
    1.加强植物检疫
    加强植物检疫,杜绝远距离传播。
    2.轮作
    因土中孢囊量受寄主作物连作次数的影响,小麦或其他禾谷类作物应隔年种植,可与豆科作物、绿肥等轮作。
    3.加强管理
    给小麦以足够的养分可以补偿线虫为害的耗损,促使小麦的根群生长健壮,提高耐虫力。
    4.药剂防治
    应用杀线虫剂熏蒸土壤.也可用杀线虫内戏型颗粒剂沟施或种衣剂拌种、闷种,控制早期侵染。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计划、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玉米常见地下害虫六大防治方法

上一篇:

夏季防治玉米常见病虫害的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