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麦收前后灰飞虱防治很关键

2018-11-28 10:47:30浏览:67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我们都知道,灰飞虱是一种寄主范围广、传毒作物多的媒介昆虫,不仅直接为害水稻、小麦,而且可以大量寄居在玉米各个部位,吸
   我们都知道,灰飞虱是一种寄主范围广、传毒作物多的媒介昆虫,不仅直接为害水稻、小麦,而且可以大量寄居在玉米各个部位,吸取汁液,造成叶片失绿、花叶,同时把其体内带有的玉米粗缩病病毒传入玉米,造成玉米植株粗壮矮小,不能抽穗,致使玉米大幅度减产,甚至绝产。
 
麦收前后灰飞虱防治很关键   一般来说,小麦收获期是灰飞虱成虫从麦田转移至玉米田危害的最关键时期,因此要抓住有利时期适时防治灰飞虱,降低毒源,切实搞好玉米粗缩病的预防工作。麦收前后防治灰飞虱很关键
  1、压低虫源基数
  麦收前,可结合防治麦田病虫害兼治灰飞虱。麦收后,如果田间灰飞虱密度达到防治指标,应及时发动农民群众开展统防统治,充分发挥机防合作社的优势统一开展防治,把灰飞虱密度降到最低。
  2、调整玉米播期
  大力提倡麦收后直播玉米,杜绝套种。夏季直播玉米建议于6月10号后播种,避免灰飞虱传毒活动高峰期与玉米易感生育期相吻合;延后定苗时间,便于移栽补种。
  3、推广种子包衣
  玉米播种时可使用600克/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每10毫升拌种1.5~2.5公斤,对苗期灰飞虱、蓟马有防治效果,可大大降低玉米粗缩病病株率。
  4、适时治虫防病
  一是搞好特殊环境的灭虫工作。目前小麦还未收获,灰飞虱大部分集中在麦田及特殊环境杂草上取食为害,防治麦田及特殊环境杂草上的灰飞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亩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克,兑水50公斤全面喷药,以压低田间种群数量,阻止病毒传染。
  二是在玉米出苗后至6叶期实施全程药控,这是防治玉米粗缩病的关键措施之一,须多次用药,隔5~7天左右施药一次,连用2~3次。
  抓住玉米苗期这一防治的关键时期,进行专业化统防统治,统一时间,集中喷药,早防、普防、强防,以达到治虫防病的目的。可选用吡虫啉、吡蚜酮、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如用10%吡虫啉每亩15~20克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

农药第一网APP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防治玉米地下害虫五步走

上一篇:

玉米地下害虫地老虎的防治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