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稻水象甲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2018-11-28 11:29:04浏览:35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稻水象甲也称稻水象、稻根象等,为全国二类检疫性害虫,时水稻田间主要害虫之一,下面山村网小编整理了稻水象甲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稻水象甲也称稻水象、稻根象等,为全国二类检疫性害虫,时水稻田间主要害虫之一,下面山村网小编整理了稻水象甲的危害及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了解。



    稻水象甲形态特征


    稻水象甲成虫长2.6~3.8毫米,喙与前胸背板几等长,稍弯,扁圆筒形。前胸背板宽。鞘翅侧缘平行,比前胸背板宽,肩斜,鞘翅端半部行间上有瘤突。雌虫后足胫节有前锐突和锐突,锐突长而尖,雄虫仅具短粗的两叉形锐突。蛹长约3毫米,白色。幼虫体白色,头黄褐色。卵圆柱形,两端圆。


    稻水象甲危害特征


    稻水象甲为半水生昆虫,成虫在地面枯草上越冬,3月下旬交配产卵,卵多产于浸水的叶鞘内。初孵幼虫仅在叶鞘内取食,后进入根部取食。羽化成虫从附着在根部上面的蛹室爬出,取食稻叶或杂草的叶片。成虫平均寿命76天,雌虫寿命更长,可达156天。危害时虫口密度可达每平方米200头以上。


    稻水象甲防治方法


    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喷雾,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喷雾,亩用48%毒死蜱150毫升拌毒土15千克撒施,田间保水,使其自然落干。喷雾时加入水稻高产王或其他叶面肥及调解剂补充营养,减少损失。高温季节要注意安全用药,做好施药人员的个人防护,喷药以下午5点以后为宜。


    稻水象甲控制方法


    1、稻田秋耕灭茬可大大降低田间越冬成虫的成活率,结合积肥和田间管理,清除杂草,以消灭越冬成虫。


    2、水稻收获后要及时翻耕土地,可降低其越冬存活率,保护青蛙、蟾蜍、蜘蛛、蚂蚁、鱼类等天敌。


    3、应用白僵菌和线虫对其成虫防治有效,施药品种以选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为宜。


    4、严禁从疫区调运可携带传播该虫的物品,对来自疫区的交通工具、包装填充材料应严格检查,必要时做灭虫处理。


    以上就时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稻水象甲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农药使用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可以到农业病虫栏目进行咨询!在这里也提醒大家,根据自己所在的地域环境,建议向当地专家或者有种植经验的人来进行咨询了解。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水稻褐飞虱的识别特点及防治工作

上一篇:

稻纵卷叶螟的农业及化学防治技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