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小麦散黑穗病有什么症状?如何防治?

2018-11-28 15:15:41浏览:25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山村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山村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麦散黑穗病在我国冬、春麦区普遍发生,普通年份发病率1%~5%,严重年份可达10%~15%。那么小麦散黑穗病有什么症状?如何防治?


小麦散黑穗病有什么症状?如何防治?


  症状及危害:


  小麦散黑穗病在我国冬、春麦区普遍发生,普通年份发病率1%~5%,严重年份可达10%~15%。


  小麦散黑穗病主要危害小麦穗部,造成小穗畸形,偶尔也为害在茎和叶片。受害病株比健康植株稍矮,抽穗略早,带菌植株抽穗前不表现症状。所有小穗的子房、种皮及颖片均成为黑色粉末,被侵害的子房和颖片发育成冬孢子堆。受害病穗外面包有一层灰色薄膜,在抽穗前内部就已完全变成黑粉,所以俗称黑疸、乌麦、灰包。


  病菌在病穗抽穗时,薄膜破裂,孢子随风飞散,病穗只残留穗轴,在穗轴的节部还可以见到残余的黑粉。后期的病穗仅残留曲折的穗轴。


  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


  小麦散黑穗病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种子的胚部越冬。带菌种子是唯一的初侵染菌源。小麦散黑穗病属于单循环病害,在小麦的一个生长季中只侵染一次。带菌种子播种后,潜伏在胚部的菌丝体也开始萌动,菌丝随着小麦的生长点伸长而向上蔓延。到小麦孕穗期间,菌丝体在整个穗部迅速发展增殖,破坏花器并耗尽其营养,形成厚垣孢子。


  成熟的厚垣孢子随风吹散,落到健穗花器上,24小时内即可萌发产生先菌丝,然后形成侵染菌丝。侵染菌丝一般由小麦雌蕊柱头侵入,经花柱进入子房,穿过珠被,到达胚珠。入侵的菌丝并不妨碍子房和胚的生长发育。当小麦种子形成时,菌丝已进入胚部和子叶盘,随着小麦种子的成熟,菌丝的胞膜略有加厚而进入休眠状态。


  小麦散黑穗病菌萌发温度范围5~35℃,以20~25℃最适宜生长繁殖。小麦散黑穗病最适宜的侵入时期为小麦扬花前1、2天或扬花授粉时。


  如小麦扬花期,空气湿度大、多雾或经常下小雨,则有利于小麦散黑穗病发生,或当年种子带菌率就高,第二年发病就重。同时大雨易将孢子淋落土壤中,从而减少病菌的传播。风有利于病菌孢子的飞散和传播。


  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小麦种子,在播种前先对种子进行处理,可将种子放入冷水中预浸4小时,捞起移入52摄氏度的温水中1分钟,再捞起浸入56摄氏度的温水中,并保持水温为55摄氏度浸5分钟,立即取出冷却、晾干。


  或将种子浸入44摄氏度的温水中,保持恒温浸3小时,捞出晾干。此法较简单,但效果稍逊于变温浸种法。


  或在七、八月间,阳光强烈天气,先用冷水浸种4小时,捞出于中午11时至下午5时,摊在泥地的晒场上晒种。(水泥晒场地面温度超过55摄氏度会影响种子发芽率,故不宜使用)。待晒干后贮藏作种子用。


  2、药剂拌种: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或使用种子重量0.1%的2%戊唑醇种衣剂拌种、或50%五氯硝基苯粉剂、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25%萎锈灵粉剂进行拌种。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小麦散黑穗病防治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及时了解原因,更好防止小麦散黑穗病危害,还小麦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更多农药使用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可以到农业病虫栏目进行咨询!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麦苗枯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

上一篇:

春季麦田如何科学除草?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