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粟黑鞘病

2018-11-28 15:36:17浏览:45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粟黑鞘病病 原】: 病原菌Bipolaris sorokiniana (Sacc.ex Sorok)Shoem。异名Helminthosporium sativum Pammel et al,称麦
粟黑鞘病

【粟黑鞘病病 原】:
 病原菌Bipolaris sorokiniana (Sacc.ex Sorok)Shoem。异名Helminthosporium sativum Pammel et al,称麦根腐平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粟黑鞘病形态特征】: 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3根丛生,深褐色,不分枝,直立或呈膝状弯曲,基部细胞膨大,顶端色稍浅,具3-7个隔。大小48-128×6-10(μm)。分生孢子长椭圆形至圆筒形,橄榄色至深橄榄色,直或弯,近中央宽,两端渐窄,呈钝圆形,具2-13个。大小32-112×14-23(μm),大小差异很大,脐点明显。   生理生化特征 : 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22-35℃;菌丝生长温度范围4-37℃,菌丝生长pH范围为pH2.7-10.3;产孢温度范围11-35℃,最适温度为20-24℃。【粟黑鞘病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粟、小麦、大麦、多种禾本科杂草的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次侵染来源,通过种子,可多次传播侵染。  【粟黑鞘病发病条件】:  种子带菌量大,发病重;土壤温度低或土壤湿度过低或过高易发病,土质瘠薄或肥水不足抗病力下降及播种过早或过深发病重。【粟黑鞘病为害症状】:出穗前不显症。出穗后最上1-2片叶直立,色暗发脆,节间稍短;至成熟期,穗色黑绿。俗称“倒青”;小花不发育或子房萎朽,不结实,穗形短瘦,直立;受害较轻的小穗暗绿色,后变黄褐色,外表症状不明显。【粟黑鞘病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合当地栽培的抗根腐病的品种。   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麦收后及时耕翻灭茬,使病残组织当年腐烂,以减少下年初侵染源。   3.采用与豆科、马铃薯、油菜等轮作方式进行换茬,适时早播,浅播,土壤过湿的要散墒后播种,土壤过干则应采取镇压保墒等农业措施减轻受害。  4.播种前用万家宝30g加水3kg拌20kg种子,也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75%卫福合剂、58%倍得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0%三唑酮乳油、80%喷克可湿性粉剂,按种了重量的0.2%-0.3%拌种,防效可达60%以上。   5.成株开花期喷洒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每6672用药100g,对水75kg喷洒。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水稻秧苗立枯病四大防治技巧

上一篇:

水稻叶鞘网斑病正确防治技巧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