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粟瘟病

2018-11-28 15:36:47浏览:58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粟瘟病形态特征】:分生孢子梗单生或丛生,不分枝,具隔膜2-3个,基部稍大淡褐色,顶端尖,孢痕明显,大小40-2504-5(m)。分生
粟瘟病

【粟瘟病形态特征】:
分生孢子梗单生或丛生,不分枝,具隔膜2-3个,基部稍大淡褐色,顶端尖,孢痕明显,大小40-250×4-5(μm)。分生孢子梨形或梭形,无色,三胞,基部圆形或钝圆,顶端稍尖,大小16-28×7-11(μm)。【粟瘟病发病条件】:适温为25℃左右,阴雨多雾,空气湿润时为害严重。不同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抗病性有较大差异;氮肥过多,加重发病。 【粟瘟病为害症状】:叶片上典型病斑为梭形,中央灰白色至灰褐色,边缘深褐色,潮湿时,叶背面生灰霉状物;叶鞘上病斑亦呈梭形,较大,严重时茎节变黑,易折断。穗颈和小穗柄被害时,均为暗褐色,组织坏死,致使上部谷穗或小穗失去养分供给而成为死穗或"死码"。【粟瘟病防治方法】:1.选用适合当地的抗病良种。   2.时处理病草、病残株,进行种子消毒,以减少菌源。带病谷草远离田间,最好堆在棚(室)内,进行探耕灭茬,在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方法同粒黑穗病。  3.合理密植,勿过量施用氮肥。   4.有条灯件的地方,于叶瘟发病初期喷药防治。或抽穗期施药预防穗瘟;40%克瘟散乳油500-800倍液,对水喷雾;0.4%春雷霉素粉剂2-2.5公斤,喷粉;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0倍喷雾。需施药两次,间隔7天。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水稻的枯心病如何防治

上一篇:

水稻白叶枯病正确防治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