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粟胡麻斑病

2018-11-28 15:36:52浏览:70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粟胡麻斑病病 原】:病原,拉丁文名称及分类地位 : 病原菌无性态Bipolaris setariae(Saw.)Shoem.=Helmintho-sporium setariae
粟胡麻斑病

【粟胡麻斑病病 原】:
病原,拉丁文名称及分类地位 : 病原菌无性态Bipolaris setariae(Saw.)Shoem.=Helmintho-sporium setariae Saw.称狗尾草平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Cochlibolus setariae(Ito et Kurib)Drechsler et Dastur称狗尾草旋孢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粟胡麻斑病形态特征】:子囊座烧瓶状,大小240-500×220-315(μm),喙长60-125 μm。子囊梭形,大小130-150×22-32(μm),内含子囊孢子1-8个。子囊孢子线形,具5-9个隔膜,大小200-315×6-7(μm)。分生孢子梗多数单生,少数2-5根丛生,直立或稍弯曲,有膝状曲折,2-5个隔膜,褐绿色,大小105-156×7.5-10(μm)。分生孢子深橄榄色,梭状至倒棍棒形,略弯,具5-8个隔膜,大小40-120×10-18(μm),两端生芽管。【粟胡麻斑病发病条件】:温高湿、有雾露存在时发病重。酸性土壤,砂质土,缺磷少钾时发病。旱秧田发病重。【粟胡麻斑病为害症状】:叶片染病初生许多黄色至黄褐色斑点,斑点椭圆形或纺锤形,边缘不明显,色较暗,后变为褐色至黑褐色,大小3-5×2-3(mm)。病斑两端钝圆,别于谷瘟病。后期病斑表面生黑色丝绒状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情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枯死。【粟胡麻斑病防治方法】: 1.深耕灭荐,压低菌源。病稻草要及时处理销毁。   2.选在无病田留种或种子消毒。   3.增施腐熟堆肥做基肥,及时追肥,增加磷钾肥,特别是钾肥的施用可提高植物株抗病力。酸性土注意排水,适当施用石灰。要浅灌勤灌,避免长期水淹造成通气不良。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如何预防水稻缺锌

上一篇:

水稻的枯心病如何防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