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强中医,要按君臣佐使来开方

2018-12-10 18:59:28浏览:26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云南省口腔医院医务部 邹新春虽名为中医院,但中医药服务内容很少,西化严重,中医不中问题很突出。这是当前一些中医院的现状。
 云南省口腔医院医务部 邹新春
 
ntent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虽名为中医院,但中医药服务内容很少,西化严重,中医不中问题很突出。这是当前一些中医院的现状。有人问如何能扭转现在这种态势呢?强中医,还得用中医的方子,中医的方子要按照君臣佐使来开。

  君臣佐使这种组方原则最早见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主药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清代吴仪洛解释说:“主病者,对症之要药也,故谓之君。君者味数少而分量重,赖之以为主也。佐君之谓臣,味数稍多,分量稍轻,所以匡君之不迨也。应臣者谓之使,数可出入,而分量更轻,所以备通行向导之使也。此则君臣佐使之义也。”

  君指方剂中针对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指辅助君药治疗主证,或主要治疗兼证的药物;佐指配合君臣药治疗兼证,或抑制君臣药的毒性,或起反佐作用的药物;使指引导诸药直达病变部位,或调和诸药的药物。君是主导,臣既照顾君顾及不到的方面,又对君进行制约,与君构成适中的平衡状态,也就是医患的和谐之处。而佐使,既是进一步展开君臣形成的作用,更是对君臣形成的态势进行调节。所谓君臣佐使,即从多元用药的角度,论述各药在方中的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规律。

  君药 恢复医生自信

  君药的药力居方中之首。发展中医,最核心的莫过于中医人才的培养;若没有中医人才,一切都是空谈。目前的现状是中医人才奇缺,断代严重,中医院和中医大夫都缺乏自信,中学西及弃医改行者不在少数。因此,树立中医大夫的信心至关重要。

  在西医成为主流医学的今天,中医教育更应该走精英教育之路,多在临床上下工夫,多在中医经典古籍上下工夫,尊古创新,培养真正的名中医。

  此外,中医更讲究经验的积累,名老中医多年的临床经验是年轻医生短期内无法具备的,所以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需引起重视。

  臣药 营造发展环境

  臣药辅助君药,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有了君药,有了市场的提供方,就需要有消费方,君臣是一对和谐体。从市场的角度看,患方是中医药市场的需方,只有恢复了需方的信任,愿意选择中医,中医才能有的放矢,才有市场。

  我们要发掘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化中医药文化产业结构;创作科学准确、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创意产品和文化精品,逐步形成中医药文化产业链,营造中医药发展的环境,恢复社会对中医的认可。

  佐药 国家给予重视

  佐药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发展纯中医更需要国家政策和财政的支持,在中医西化严重的情况下,更需要国家给予信心。

  建国后,国家开始推动中西医的发展,但由于种种限制,中医的发展明显落后于西医,国家也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中医机构和中医药管理部门应抓住机遇,深化中医改革;对于县级及以下的中医院和提供中医服务的机构,国家还需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使药 科学规范管理

  使药是能引方中诸药到达病灶的药物,具有调和诸药的作用。我们现在有很多优质的中医资源,但由于中医院缺乏科学的管理,以至于专家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造成人才大量流失,进而导致中医优势资源无法形成合力,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和良性循环。

  其实,对于中医资源的发挥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操作,那就是科学的管理。医和药是中医的两大重要支柱,医则其道,药则其术。中医的科学管理必然包括对中药的规范管理,如中药材的规范种植、采摘、加工炮制等,以保证中药材的质量,从而确保中医的疗效。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辨证无误为何治疗无效

上一篇:

中医应引入循证医学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