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小麦条纹叶枯病

2018-11-28 14:50:23浏览:45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小麦条纹叶枯病仅靠介体昆虫传染,其它途径不传病。介体昆虫主要为灰飞虱,一旦获毒可终身并经卵传毒,至于白飞虱在自然界虽可传
 

小麦条纹叶枯病仅靠介体昆虫传染,其它途径不传病。介体昆虫主要为灰飞虱,一旦获毒可终身并经卵传毒,至于白飞虱在自然界虽可传毒,但作用不大。最短吸毒时间10分钟,循回期4-23天,一般10-15天。病毒在虫体内增殖,还可经卵传递。病毒侵染禾本科的水稻、小麦、大麦、燕麦、玉米、粟、黍、看麦娘、狗尾草。

小麦条纹叶枯病的症状表现及危害:病株叶片出现褪绿黄白斑,后扩展成与叶脉平行的黄色条纹,条纹间仍保持绿色。病株常出现心叶枯死,不能抽穗或穗小畸形不实。主茎与分蘖同时发病,病株矮化不明显,分蘖减少;心叶伸长不展开,淡黄白色,有时卷曲干枯,叶片沿叶脉处出现黄白色条纹。病株呈黄绿色似缺肥状,重病株不能抽穗,形成枯孕穗,发病早的一般在5月下旬提早枯死;轻病株能抽穗,但穗子畸形、扭曲,结实率、千粒重下降,后期提早成熟,单穗产量只有正常穗的30%。

小麦条纹叶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传播病毒病的灰飞虱大暴发,加上稻套麦和麦套稻等栽培方式的推广,造成水稻条纹叶枯病大发生。灰飞虱虫量及其带毒率提高,殃及了小麦,使原本不受水稻条纹病毒危害的小麦,也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条纹叶枯病。特别是重病区部分稻套麦田块,条纹叶枯病对小麦造成了较大的产量损失小麦一般不易发生条纹叶枯病,冬春季气温高、灰飞虱越冬基数高,有利于小麦条纹叶枯病发生。

                       小麦条纹叶枯病

小麦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两点: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

小麦条纹叶枯病的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烟农19、淮麦16号、豫麦34、豫麦70等小麦品种感病,不宜选用,应选用淮麦18号、淮麦19号、淮麦20等抗病品种;

耕翻播种压低虫量, 减少稻套麦的种植面积,在水稻收获后耕翻播种,可减少虫量60%~80%;

避免连作,实行轮作。与大麦、油菜、蔬菜等作物轮作,避免连作,以控制虫源;

适期播种,控制灰飞虱过早发生。播种过早,小麦出苗早,受灰飞虱危害的时间延长,病害发生重;播种过迟,小麦生长瘦弱,抗病能力减弱。

小麦条纹叶枯病的药剂防治:冬前或早春2月底至3月初,每亩用吡虫啉有效成分3克加水喷雾防治灰飞虱,以压低虫口基数,控制病害蔓延。药液中加入病毒钝化剂,对小麦条纹叶枯病的防效达80%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高粱纹枯病的特征以及防治方法

上一篇:

高粱紫斑病的防治技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